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课标全国乙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全国乙卷)
使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r52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
(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解析题给四个选项中,只有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与题干所述“强水”的性质相符,故“强水”应是硝酸。
【答案】B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 NO与1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解析D(2 1H)和H(1 1H)的质量数不同,则18gD2O和18g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它们所含的质子数不同,选项A错误;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为离子,所以溶液中H+离子数小于2NA选项B错误;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2Na2O2+2H2O=2Na2CO3+O2可知O2来源于Na2O2中的−1价O元素,所以生成0.1mol O2时转移电子数应为0.2NA选项C正确;根据反应2NO+O2=2NO2知,2mol NO与1mol O2充分反应生成2mol NO2,但常温下,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所以产物(NO2N2O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小于2NA选项D错误。
【答案】C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  )
A.1﹕1              B.2﹕3              C.3﹕2              D.2﹕1
解析】乌洛托品的分子式为C6H12N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元素全部来自甲醛(HCHO),N元素全部来自氨(NH3),所以分子中C原子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6﹕4=3﹕2,答案C。
【答案】C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 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解析】稀硝酸与过量的Fe充分反应,生成Fe(NO3)2和NO气体、水,无Fe3+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变红,现象不正确,选项A错误;Cu与Fe2(SO4)3溶液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SO4和FeSO4,无黑固体出现,现象不正确,选项B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不正确,选项C错误;Mg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再加入CuSO4溶液,生成Cu(OH)2蓝沉淀,说明其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选D正确。
【答案】D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由C6H12O6 → CO2的反应过程中,C元素的化合价上升(+4价碳的最高价),发生的是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应是原电池的负极反应,选项A说法错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反应速率比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选项B说法正确;原电池工作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选项C说法正确;微生物电池的总反应实质是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选项D说法正确
【答案】A
12.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解析】本题可先推出各元素,再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由元素W原子核外L电子层没有电子,可推知W是H元素;由元素X原子核外L电子层有5个电子,可推知X是N元素;元素Y、Z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8个电子,可推知元素Y、Z应在第三周期,再根据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可得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因Z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要大,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可推知元素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5和7,则可推知Y是P元素,Z是Cl元素。
  H2和N2都形成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其沸点较高,即单质的沸点:X > W选项A错误;H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元素的非金属性要弱,则Cl的还原性比H的还原性要强,即阴离子的还原性:W>Z选项B正确因未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无法比较其酸性强弱,选项C错误;在离子化合物磷酸铵[(NH4)3PO4]就同时存在P和Cl两种元素,选项D错误
【答案】B
13.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0.10 mol•L1的MOH溶液的pH=13,0.10 mol•L1ROH溶液的pH<13,说明MOH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ROH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所以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选项A说法正确;ROH是弱,溶液越稀其电离程度越大,所以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选项B说法正确;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最终所得的溶液相当于纯水,故它们的c(OH)相等选项C说法正确;当=2时,对强电解质MOH的溶液来说,升高温度c(M+)不变,对弱电解质ROH的溶液来说,升高温度,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c(R+)将增大,故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将减小,选项D说法错误。
【答案】D

(选择题 共58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6~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2015高考时间43分)
26、(14分)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