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管理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6期88
㊀㊀
3.2㊀可以改进的地方
(1
)建立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渣打银行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先进的风险管理机构,流程和技术只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但是风险预防必须由具有健康风险管理文化的员工来执行.风险管理理念应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员工,员工将把这一理念内化成为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从而保持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风险管理应贯穿银行业务的全过程,促进风险管理行为全过程的事前防范,中间事件管理,事后处置,确保渣打银行敏锐地感知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预防风险.
(2
)
渣打银行应考虑所有影响其运作的因素,并建立系统的风险识别流程.银行的目标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从下到上,从内到外,确定各种业务流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以此确定风险识别标准的起点详细的风险项目清单.同时,渣打银行应明确分配时间讨论新出现的风险,并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沟通,发现潜在风险并更好地进行进一步的风险管理.
(3
)渣打银行应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和通信是实施企业风险管理的润滑剂.它可以以其他具有成熟经验的国际银行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例,结合其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利用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为自身构建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应覆盖所有业务,并且具有准确性和一致性,其中包括风险监控,风险分析和风险响应.信息可以自动收集,分类,分析,评估,警告和创建建议解决方案,并通过网络传输,以确保E R M 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风险控制的整体能力.一方面,它可以改善银行的信息和通信的交流,确保风险信息的方便上传下载,并且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换和通信的及时性,防止了由于通信不畅所致的风险.另一方面,
E R M 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可以为制定高质量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从而提高银行
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数据集中化的实现,不仅提高了银行的集约化管理水平,而且避免了不同的下属银行分别开发类似的软件.
4㊀结语
风险管理强调了一个事实,即企业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预测和为改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等待变更并对之做出反应的能力.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禁止或防止冒险活动,而是要确保以充分的知识,明确的目的有意识地承担风险,以便可以对其进行衡量和缓解.银行是金融储蓄者和寻求商业企业家的资金之间的金融中介.除信用风险外,它们还面临其他范围的风险类型,例如国家跨境,市场,流动性,运营,养老金,声誉和其他风险,这些风险是我们的策略和产品所固有的.在实施HHM 以识别行业风险之后,E R M 评估特定公司的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提出了评估计划,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可以预期不利的变化并进行对冲,因此它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它可以提供比其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价格.
参考文献
[1]K a p l a n ,S .,Y.Y.H a i m e s ,a n dB .J .G a r r i c k .F i t t i n g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h o l o g r a p h i cm o d e l i n g (HHM )i n t o t h e t h e o r y o
f s c e n a r i os t r u c Gt u r i n
g a
n d a r e f i n e m e n t t o 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 r i s k [J ].R i s kA n a l y
s i s ,2001,21(5),807G819.[2]Y a c o vY.H a i m e s ,1S t a nK a p
l a n ,1a n dJ a m e sH.L a m b e r tR i s k F i l t e r i n g ,R a n k i n g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F r a m e w o r k U s i n g H
i e r a r Gc h i c a l H o l o g r a p h i c M o d e l i n g [J ].R i s k A n a l y
s i s ,V o l .22,N o .2,2002.[3]B a r o n J .,J .C .H e r s h e y
,a n dH.K u n r e u t h e r .D e t e r m i n a n t s o f p r i Go r i t y f o rr i s kr e d u c t i o n :t h er o l eo fw o r r y [J ].R i s k A n a l y
s i s ,2000,20(4):413G427.
[4]王咏梅.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的思考[J ].
江苏经济报综合要闻,2019G10G17(A 02).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计入资本公积和损益类科目的中立性比较
宋景聪㊀董㊀娇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摘㊀要: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处置固定资产的事项,包括出售㊁转让㊁报废等.由此产生的损益如何核算也是企业乃至整个会计领域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核算方式的合理性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通过比较固定资产处置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和损益类科目的两种方式,出最为合理的核算方向,是此次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资本公积;损益类科目
长春分类信息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36.0471㊀相关名词解释
1.1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服务,租赁或行政目的,使用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时间,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设备,器具,工具等.1.2㊀处置固定资产
处置固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的持有待售㊁出售,转让,报废等持有的固定资产.持有待售企业的固定资产,应调整其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后累计减值准备的金额.1.3㊀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接受捐赠,股本溢价和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形成,资本公积是关系到资本,无论信贷和企业盈利的.1.4㊀资产处置损益
资产处置损益是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在出售㊁转让固定资产㊁无形资产等时产生的利得和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6期
89
㊀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处置产生净损失的,借记该科目,如产生净收益,则贷记该科目.1.5㊀损益账户
损益账户是会计核算 当年利润 的账户之一,具
体包括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期末(月末㊁季末㊁年末)
,该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 当年利润 账户,结转后该账户余额为零.在固定资产处置中,损益表主要指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㊀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金额为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
的差额)㊁累计折旧(金额为已计提的累计折旧),贷记
固定资产(金额为账面余额)
.2.2㊀发生的清理费用
计算清理固定资产缴纳的税费和有关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增值税㊁银行存款等.2.3㊀出售收入和残料等的处理
收到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㊁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㊁原材料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冲减清理支出.2.4㊀保险赔偿的处理
企业收到的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银行存款㊁其他应收款等贷记固定资产清理.2.5㊀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结转固定资产实现的净损益,即要把固定资产清理这个账户的余额结转为0,所以要计算前三个步骤的 固定资产清理 账户科目的总余额的方向,如果是在借方那么要结转分录为:借记资产处置损益(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营业务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如果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方向为贷方那么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3㊀企业合并下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3.1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被投资公司的账面价值乘以持股比例.同样,支付的对价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溢价.3.2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此时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
支)
.4㊀中立性比较
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否则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质疑.进行中立性比较可以从公允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入手.4.1㊀公允性比较
公允性 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㊁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俗的讲就是否被大众广泛的认可.4.1.1㊀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损益类账户在公允性方面的优点
根据定义,若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营
业外收支或资产处置损益等损益类科目,除了年末结
转至利润分配中,在利润表中反应,还将计入现金流量表,以现金流的形式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固定资产处置损益在损益表反映企业的运营结果,现金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允性的反应.4.1.2㊀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损益类账户在公允性方面的缺点
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入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无法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状况.4.1.3㊀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在公允性方面的优点
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将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4.1.4㊀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在公允性方面的缺点
将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将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应,而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综合来看,无论是计入损益类科目还是资本公积,都反映了一定的公允性,但公允性都并不全面.4.2㊀可靠性比较
可靠性是指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㊁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损益情况,因此计入损益类科目也理所当然.但由于损益表仅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固定资产作为公司资产的反映,也反映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值或贬值,直接把它作为损失是不合理的,这就为它计入资本公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原因.但此业务并不能同时计入两个科目.此外,这两个会计处理的可靠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平衡,所以计入损益类科目是更好的选择.
5㊀结论
会计准则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会计人员的基本原则,它是用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然而,我们都知道,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都在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有差异,这表明他们都是不完美的,这种不断的修改过程是为了让我们的会计制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正如现在,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处置产生的损益计入损益类科目,自然有其合理的地方所在,但我们通过比较其计入损益类科目和资本公积的公允性和可靠性就可以发现,两种方法都不完美:每种方法都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原因,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进行会计实务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仅局限于准则给我们制定的法规,我们更需要形成分析思考的头脑,去判断准则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改正,不断寻更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雷震.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与管理[J ].纳税,2018:196.[2]陈少兰.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核算[J ].
中国证券期货,2013:173+175.[3]张军.浅析新增的 资产处置损益 科目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 ].
纳税,2018:70G71.[4]蒋玉娟.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2011:56G58.[5]宋晓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措施探讨[J ].
现代经济信息,2019:29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