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分析
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
主要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对邮政储蓄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了分析
Consider a simple transaction
        假设邮储银行要从A银行购买价值100万英镑(GBP)的现汇,两个交易日后进行结算,当前汇率为$1.5/GBP。则邮储银行要在两天内交付150万美元来交换100万英镑。这个交易可能包含的风险有:
市场风险:当天的现货价格可能改变。假设几小时后汇率变为$1.4/GBP。邮储银行预备减少资产头寸,与银行B签订现货销售协议。这100万英镑现在只值140万美元,则两天内发生损失10万美元。损失是投资的市场价值变化。
信用风险:第二天银行B破产了,邮储银行与银行C签订新的交易协议。如果现货汇率从$1.4/GBP下降到$1.35/GBP,则邮储银行与银行B进行现货销售的5万美元的可能盈利就处在风险之中。损失是该笔投资的市场价值变化。
操作风险:假设邮储银行将150万美元电汇到一个错误的银行D。两天后邮储银行的后勤办公室拿到返还的钱,然后加上补偿利息电汇到A银行。损失是到期金额的利息。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实际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
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邮储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战略
风险分散战略:例如,如将农户分成小组,进行联保。形成激励机制,进而分散风险。
风险对冲战略: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
风险转移战略: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例如,邮储银行在发放小额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的信用安保作为还
款保证。
风险补偿战略:银行预先在金融资产定价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通过价格调整来获得合理的风险回报。
信用风险
        现阶段,信用风险仍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信用风险控制也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经过多年的实践,邮储银行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探索了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信用风险——风险度量
1. KMV模型
KMV模型是著名的风险管理公司Kealhofer、Mcquown和Vasicek(KMV)公司研制出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是基于股票市场度量信用风险的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布莱克(Black)、
斯科尔斯(Scholes)和默顿(Merton)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资产价值为依托,通过建立企业长期历史违约数据库,来计算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EDF),并推导出预期违约概率与企业资产价值、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2. Credit Metrics模型
许多银行已近开发出用于内部使用的计算信用VaR的系统,最流行的方法就是Credit Metrics,该系统利用对所有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变化模拟来估计信用损失的概率分布。
邮储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战略
1.从企业战略上防范风险
根据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企业战略定位, 邮储银行在信贷业务发展中遵循了“从两端到中间、供应链一线牵”的发展路径。“两端”是指小额贷款和针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批发类信贷业务,“中间”是指针对中型企业的公司信贷业务。
首先,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信贷业务品种,能够充分发挥邮储银行深入县域领域的优势,避免与其他银行的正面竞争,既能健康发展业务又能有效控制信贷业务风险;
其次,以批发类业务作为切入点,邮储银行从间接银团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做起,逐步过渡到直接银团贷款,最后到独立开展公司信贷业务,有效地发挥了后发优势,通过学习其他成熟商业银行的先进理念和信贷技术,在批发市场上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
2. 构建信用风险文化氛围
邮储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整体合力的作用,从上到下都高度关注信用风险的管理。采取了走访家庭、观摩监狱、晨会周会等多种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建立多渠道的举报机制,对道德风险零容忍。通过推动信贷客户经理执行“八不准”工作原则,执行阳光信贷政策、开展“合规大讨论”等活动,将风险意识贯穿到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有效构建了邮储特的信用风险文化氛围。
3.加强有效的制衡,提升内控工作成效
在业务流程和岗位设置上,邮储银行注重通过流程设计和岗位制衡,达到风险把控的目的。在小额信贷业务开办初期,通过受理与调查相分离及“四眼”双人调查的岗位设置,有效防范业务办理风险;同时积极推进关键人员岗位轮换,通过实施审批人员派驻、审查岗与信贷员岗位轮岗等制度,强化岗位制约,确保资产质量。
4.建立专业的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邮储银行在总行、分行、支行层面均建立了前中后台合理分离、有效隔离风险的组织架构体系。同时,根据商业银行运行的内在规律,邮储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由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下辖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议委员会、总行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部和各前台客户部门等组成相对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架构,全行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授权。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的日常管理主要集中在前台和中台部门,风险管理部作为统筹全行风险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订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并检查和监督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授信管理部负责通过信贷政策引导、督促各级机构和部门有效控制授信风险,贯彻落实风险管理政策要求,并通过授信审查审批控制各类业务风险。
5.区分业务风险,建立差异化的授权体系
根据各个授信业务的风险大小、同业竞争情况、机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情况等差异,邮储银行致力于推动更加精细化的差别授权,以同时保证业务发展及风险控制的需要。
客户贷款在建行初期由总行集中管理,随着分行能力的逐渐加强,2012年总行将公司信贷的经营权下放至一级分行,2013年在授信审批等仍在总行集中的情况下,将低风险业务及授信项下单笔业务的审批权下放至部分分行。目前总行仍肩负着公司授信审核的重任,专业的审查审批队伍保证了公司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零售信贷业务方面,邮储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业务关停牌制度,凡是贷款不良率达到规定水平的分支机构,一律关停其信贷业务。
6.建设先进的信贷技术与计算机系统
在公司客户内部评级方面,邮储银行充分研究巴塞尔协议关于内部评级的理念和技术,借鉴其他银行的成功经验,创建了符合邮政储蓄银行定位和风险偏好的内部评级体系。在客户内部评级模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使用不同的评级方法和测量指标。同时建立了打分卡制度,将客户信用级别分十个等级,分别从经营风险评价和财务风险评价两方面进行。目前,邮储银行公司类客户信用等级以AA和A居多,客户平均信用水平优于同业。
在个人贷款评级方面,邮储银行自主开发了个人贷款申请的评分卡,填补了因个人用户征
信数据缺失导致的信用风险判断缺乏依据的空白,创建了个人信贷评分技术,作为审查审批环节的重要辅助工具。
邮储银行高度重视计算机系统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体系,包括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公司信贷管理系统、资产分类系统、统一授信管理系统等,将信用评级模型、敞口管理工具、集团限额管理等功能集成入信贷系统,实现了授信业务流程、业务发展监测、风险预警发起、信贷业务管理、报表数据分析等综合功能。
操作风险——分类开通邮政网上银行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成以下7类:
1.内部: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规则、法律、公司政策的行为。
2.外部:第三方故意欺骗、盗用财产或违反法律的行为。
3.雇员行为以及工作场所的安全性:由个人伤害赔偿金支付或差别及歧视事件引起的违反雇员、健康或安全相关法律或协议的行为。
4.客户、产品以及业务活动: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特定客户的专业职责,或者由于产品的性质或设计产生类似结果。
5.对有形资产的破坏: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造成的实物资产损失或损坏。
6.业务中断及系统故障:业务的意外中断或系统出现错误。
7.交易的执行、交付以及过程管理:由于与交易对方的关系而产生的交易过程错误或过程管理不善。
邮储银行的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风险分类及邮政金融的现状,目前基层邮政金融网点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系统、人员、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因为道德风险而产生的资金挪用、贪污、侵占、违反业务系统操作规定,违规受理业务、违反权限管理越权办理业务、对特殊业务的办理不按照规定执行,而造成客户资金损失产生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量化管理
1. 估计损失频率分布和损失程度分布
2. 估计操作风险的损失(操作风险VaR)
3. 估算操作风险资本金,将其在不同业务类别间进行合理分配
4. 对于更多操作风险,通过买入保险的方式来减少可能的损失
邮储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严禁密码、授权权限使用方面出现盗用、超权限持有他人操作密码或口令;将个人名章,操作密码交他人使用或使用他人个人名章、操作密码办理业务;违规执行三级权限制度,网点负责人或综合柜员转授权频繁、随意进行系统权限的转授权,长期将权限授权给他人、或将权限转授给同一个柜员、或受权人不具备对业务审核的资质和能力,转授权不登记等行为。
二、严禁重要物品保管、使用方面出现违反重空凭证领用、登记、交接、保管、使用、作废和销毁等制度;将本人保管的业务印章、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重要物品交给他人
保管、使用;不按规定的频率、方法检查或督促检查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印章、印鉴卡等重要物品的账实相符情况等行为。
三、严禁柜台业务操作方面出现柜员办理本人业务;在未签退系统、未妥善保管好个人名章、业务印章、印鉴卡、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物品情况下离柜∕岗(在营业场所内且在本人视线范围内除外);不按规定核对预留印鉴或支付密钥办理业务;代客户申请、购买、签收、保管重要空白凭证和支付设备(如网银U盾或令牌、密码信封、支付密码器等 );代客户保管客户存单/折/卡、票据、印鉴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代客户签名、设置∕重置∕输入密码,代客户申请、启用、操作电话/手机/网上银行业务;网点负责人(或营业主管)干预授权工作,或对柜员违规操作行为不制止、不纠正、或授意、指使、强令柜台人员违规操作;柜员对明知是违规办理的业务不抵制、不报告等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