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分类整合复习
初中文言文分类整合复习
1、根据内容,分门别类
㈠按内容分类
⑴写景抒情类:
《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⑵刻画人物类:《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出师表》
⑶议论明志类:《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
《马说》、《爱莲说》《陋室铭》
⑷叙事类:《送东阳马生序》
㈡按文体分类
⑴记:⑵序,⑶表,⑷说,⑸铭,⑹书,⑺历史散文,⑻诸子散文
2、抓住文眼,得其精髓。
学习文言文,要善于抓住“文眼”这把钥匙,深入文章的内核,理解文章的内涵。
⑴《出师表》在一个“忠”字
①进“忠言”,提出三条建议;(哪三条?)
②诉“忠”源,表达感恩之情;(
③付“忠”行,说明出师目的。
⑵《邹忌讽齐王纳谏》在一个“谏”字
①如何进谏——“讽”→“善”
②如何纳谏——“令”→“赏”
③纳谏结果——“朝”→“胜”
⑶《岳阳楼记》在情感上是一个“忧”字;在结构上是一个“异”字
情感上:
①迁客骚人:“忧”自己(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②作者:“忧”国家,“忧”民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结构上: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⑷《醉翁亭记》在一个“乐(醉)”字
①山水之乐;
②宴饮之乐;
③乐人之乐。
其他如《湖心亭看雪》在一个“痴”字;《鱼我所欲也》在一个“义”字;《小石潭记》在一个“幽”字;《记承天寺夜游》在一个“闲”字;《桃花源记》在一个“异”字;《曹刿论战》在一个“远谋”;《陋室铭》在“德馨”;《与朱元思书》在“奇山异水”;《送东阳马生序》在“勤且艰”;《爱莲说》在“爱莲(君子)”等等。
3、抓住重点,仔细探究。
⑴鲜明的人物形象:
曹刿——“远谋”(鲁庄公)→“齐师败绩”
邹忌——“善谏”(齐威王)→“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诸葛亮——“忠”(先帝、陛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宋濂——“勤且艰”(同舍生)→“因得遍观书”、“卒获有所闻”
问题:①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②是如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对比)
⑵过人的志趣追求、理想抱负:
①向往美丽的大自然:
《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反”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理想抱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欧阳修:与民同乐
陶渊明:世外桃源
宋 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④修身明德,完善自我
孔子及弟子:君子、士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
问题: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志趣追求和理想抱负的?你怎样评价这种思想追求?
⑶瑰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三峡山水之四季变化之美:山:险峻美;夏水: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秋:凄凉美
巴陵郡“盛状”——
送马东阳马生序翻译岳阳楼“大观” ——
琅琊山醉翁亭周围“四时之景”、“朝暮之景”——
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承天寺庭院似幻亦真的月——
桃花林奇异风光及世外桃源——
陋室环境之雅——
小石潭的水清、石异、源曲、境幽——
问题:抓住景物怎样的特征?描写了怎样的美?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和修辞?品位词语的佳处?
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彩的变化,先闻其声后见其形,)
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动、静结合;(或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点、面结合(整体轮廓与局部描写)
景、情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时、空结合(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变化,移步换景)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
光、影结合
点染法,移步换景法,
⑷微妙复杂的内心情感
《小石潭记》(柳宗元)——郁郁寡欢: 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醉翁亭记》(欧阳修)——纵情山水、排遣抑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欣喜?苦闷?凄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