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霾治理生态城市规划启示
“雾都”的由来——伦敦烟雾大事
20世纪50年月,震动世界的“伦敦烟雾大事”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现在伦敦已经基本抛掉了“雾都”的帽子,其中有很多阅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遇到环境污染大事的国家。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围高浓度的雾霾覆盖伦敦。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其中,48岁以上人死亡率为平常的3倍;1岁以下人的死亡率为平常的2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这起大事总共造成12000人死亡。这就是后来震动世界的“伦敦烟雾大事”。
伦敦雾霾治理四大阶段
1、预备阶段(1953-1960)
英国政府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the Beaver Committee),特地调查烟雾大事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1956年英国出台特地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同时,清洁空气委员会(Clean Air Council)成立。1960年,伦敦的二氧化硫(SO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20.9%、43.6%,取得了初步成效。
2、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
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1974年,政府颁布《污染掌握法》。这一阶段最核心的措施,就是大幅扩大了烟尘掌握区的范围。到1976年,烟尘掌握区的掩盖率在大伦敦地区已达到90%。
3、平稳改善阶段(1980-2000)
伦敦大气掌握与治理的重点已从掌握燃煤开头逐步转向机动车污染掌握。政府间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车燃料法》、《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爱护法》等。
4、低碳进展阶段(2023年至今)
2023年,伦敦市长经过广泛询问后发布了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其中具体说明白伦敦要如何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目标。202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将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将于2050年建成低碳社会。
伦敦雾霾治理主要举措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雾霾
英国依据国情,走以“立法为主,补贴为辅,全面推动,最终建立低碳社会”的模式,把建立低碳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
2、建设新城疏散人口和工业企业
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过于集中,而给市区带来大气污染等问题,伦敦在40年月末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月末在城市以北和西北地区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这3座新城距伦敦市中心的距离从80到133公里不等),这些新城的建设为人口和工业外迁供应了有利条件。
3、 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大力进展低碳经济
2023年,英国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将于2050年建立低碳社会。2023年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政府承诺到2023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的排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
4、进展公共交通,提倡绿出行
设立公交专用道,设立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线路网,设立林荫步道网,投资进展新型节能、无污染的公交车辆,并扩大交通限制范围。
5、建设生态城市,加强城市绿化
加强绿化也是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也照旧保留着海德公园以及詹姆斯公园等大片绿地。如今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削减为不到10天。
雾霾对中国城市规划提出挑战
近来,我国城市开头消失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日渐恶劣,假如不实行有效措施,将来唯恐会将雾都伦敦的悲剧重蹈覆辙。虽然不同的城市空气中所含PM2.5的成分不同,比如山西可能含的煤的成分多,但像北京,汽车尾气排放肯定是主要缘由。像伦敦、香港都特别注意公共交通的进展,可是10年前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继而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许多人都依靠私家车出行,一个人开车上班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无形间加剧了PM2.5的排放。雾霾的发生还与特大型、中大型城市的进展有关。一个城市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不行能无限制地进展。无限制增容的结果就是对人们生活品质无限制降低的根本缘由。
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实行如下措施:
首先,在城市空间上,要分散过于集中的城市中心功能,削减交通流量;其次,缺乏科学规划的城市建筑布局让污染物集中的问题更加突出。预留风道,让风裹挟着污染物顺当出城,这是规划常识。
另外,要大力进展公共轨道交通,削减机动车出行。中国目前主要的城市交通都有以小汽车作为主导的倾向。如何掌握小汽车增长,重新设计城市交通系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
题。比如北京采纳的摇号发放车牌和限号出行,这都只取得临时的成果,之后小汽车的数量可能还会反弹。无论是购买小汽车还是让公交优先进展,都无法绕过距离和生活品质之间的冲突。当城市以摊大饼的方式无限扩张,必定导致人们的出行距离变长,路上的时间增加。从这点来说,公交优先的进展理念在将来可能过时,而“超越公交优先的理念”将成为主流。根据我们的国情,应当进展空间紧凑、功能组合的城市,使人们在生活区四周解决就业问题。
总而言之,各地雾霾天气的消失,本质上是环境自净力量达到临界点的提示。对于城市的治理者和居民而言,它既是对现代生产触碰自然底线的警告、对GDP至上思路的反对,也是对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城市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检验。要根治雾霾问题,中国城市必需要有战略性规划和设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人口多、空间少,这些实际状况意味着既不能学习摊大饼的城市模式,也无法借鉴欧洲小而精的城市进展模式。进展城市,既不是进展单个的大城市,也不是突击进展小城市,而是整体进展大、中、小城市以及更小型的城镇集,组织成有规模的城市。进展这样的城市落,就必需将高速铁路引入到这些城市之间。由于,只有高铁才是符合这种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落居民出行数量、速度以及效率的方式。
雾霾城市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