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二中2011届高考备考实施方案
中间突破,两翼齐飞
——应城二中2011届高考备考实施方案
为了使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顺利开展,确保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现结合本届高三的实际制定如下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1届高三继续落实“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指导思想,以“外强综合,内优文科,做精艺体”为奋斗目标,以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期望为动力,以抓紧、抓好、抓早、抓实、抓细为工作方法,以高考质量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以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真抓实干,挖掘潜力,加强研究,寻求突破,确保2011年高考再创辉煌。
二、工作思路
实行“中间突破,两翼齐飞”的策略,精心备考、科学备考、和谐备考,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实现各项高考指标最优化。
三、基本情况
2011届高三年级共有29个教学班,其中文科有3个实验班、6个平行班、一个艺术实验班;理科有 6个实验班、12个平行班、一个艺术实验班。学生总数为2080人,其中文科715人,理科1365人。(美术专业班141人,美术兴趣班25人,传媒生230人,音乐生11人,体育生31人。)
四、备考目标
确保2011届高考本科上线绝对人数居孝感市同类学校第一名,高考综合上线率荣获孝感市优胜奖,体育、艺术本科综合上线率荣获孝感市优胜奖。具体目标如下:
1、本科上线绝对人数1350人,奋斗目标1500人。
2、文科2011年高考一批上线达到或超过20人,理科一批上线达到或超过40人;
3、努力争取理科有学生进入孝感市前150名,文科有学生进入孝感市前50名。
五、备考措施
(一)、成立备考指导小组
1、应城二中2011届高考备考指导小组
【组长】:龙冰
【副组长】:汪中文
【顾问】:曾双喜田延年李金海江贵民齐小燕
【年级主任】:张大军
【副主任】:何虎、李军民
【年级支书】:陈名
【备课组长】:张润芝、普丽红、刘火喜、李华雄、杨佳、熊秀娥、李俊平、李华生、喻君、陈、周应祥、易进
2011元旦放假安排
【班主任】:王兴国、范明华、陈铭、唐安龙、朱爱军、刘火喜、艾常青、杨佳、李华生、杨珍发、张润芝、王斌、高顺虎、杨宗国、冯文兵、陈俊涛、李跃进、喻立新、石应福、李俊平、龙丽萍、汪建宏、邹智、范中元、李红波、丁桂清、徐志、田新轩、郭睿
2、备考小组的职责
⑴ 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高三年级部的备考指导,组织协调、着力解决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校长主抓高考,蹲点校长坐镇高考,班子成员协抓高考,各部、室服务高考,年级部、备课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研究高考,全体学生决战高考的局面。
(2)年级部成员科学分工,按学科挂靠,分类型蹲点。领导小组的各位领导按学科挂靠到相关备课组负责思想疏导和正常教学工作,做实日常教学的督查,同时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结对管理,围绕目标抓好三点:抓优生,出闪光点;抓体艺,提增长点;抓实验班,保基本点。备考小组分工如下:
(二)、明确思路——中间突破,两翼齐飞
突破应届生大文大理这个主体,补习和体艺两翼齐飞;突破实验班这个重点,文理平行班这个提升点两翼齐飞;班内抓住30-40这个中间点,前十名突围,后十名稳定两翼齐飞,真正做到班级分层、学生分类、学科分。
(三)、实施模式习惯教育,齐心协力促发展
1、严格班主任考勤制度,每日常规化。班主任每周到岗不得少于12次,每月末要对班主任到岗次数张榜公布,把班主任到岗次数与班级三创联系起来,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开展理想教育,每周主题化。年级部要配合学工部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各班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增强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每月制度化。年级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特别要加强每次考试前后的心理指导,适当组织课外活动,适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加强家校联系,各方协调化。以部分学生家长会和平时家长来访为常见形式,协调校内外教育行为。促进家长与老师常沟通、常反馈,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精心备考,落实各个环节
1、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带领全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准重点,突破难点,潜心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握高考方向;要深入研究教法,认真落实教导处、年级安排
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搞形式主义,对于教研活动弄虚作假的备课组要通报批评,并扣除备课组长当月的组长津贴。
2、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自习课不得放任自流,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自习快结束时,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不讲偏题、不讲怪题、不讲非典型题。力求一题一类型,一课一收获。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新知中迁移,迁移中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重视考练,做到“精而实”,即精心出题,精心讲评,务求实效。考练分为周练和月考,备课组长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探究性、前沿性、实用性。
4、练习批改要及时,力求每次练习全部批改。练习评讲要重过程,轻结果,注重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5、积极开展培优辅差工作。补习班、实验班要重点关注前40名的学生,培养1—2名冲刺孝感市文科前5 0名和理科前150名的学生。要重点培养优生的弱势学科,助其均衡发展,力争达到一批人数最大化。平行班要做好30——40名学生的辅差工作,力促这部分学生上三批,力争本科人数最大化。
(五)、科学备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建立教学反馈制度。教学反馈是促使教师兢兢业业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年级部要配合教科部聘请学生督导员,对老师课堂教学进行监督,要求监督员如实记载老师的迟到、旷课、早退行为,监督的结果每周公布一次。“一统”、“二统”后各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学生监督员监督的结果、问卷调查的结果与结构工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挂钩。
2、建立教学巡查制度。加大教学巡查力度,值日人员要分工协作,做到每节课有人教学巡查,确保每节课教室里有老师。年级部领导要不定期抽查,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确保扎实备考。
3、严格坐班考勤制度。安排专人记载考勤,要把握好每天早上、上午第一节、上午第四节、下午第一节、下午第四节、晚自习六个时间段,防止代签、漏签、提前签,对于代签的要严肃通报批评,考勤结果要与评先表模、年度考核挂钩。
4、建立教学目标挂钩制度。年级部目标数与高考奖励挂钩,班级协调费与班级整体目标数挂钩,学科位次与奖励挂钩,个人奖金与高考目标挂钩。
5、建立信息研究制度。备课组认真研学有关报刊杂志高考信息,向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加各种高考研讨会,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广泛收集高考信息,主动与教研部门相关学科联系,争取得到教学和信息方面的支持,慎重筛选习题,博学众家之长,准确把握高考新动向。
(六)、和谐备考,形成团队力量
1、努力营造和谐备考氛围,全员备考,各部室为高三备考服务,高三年级部领导为高三全体教师服务。
2、提倡快乐工作八小时,每天抓实、抓好八小时,适度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让教师在快乐中备考,在备考中快乐。
3、每月开展“教学之星”评选活动,由备课组长推荐、教师投票,选出当月教学之星,给予奖励,并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4、开展“文明办公室”评选活动。结合备课组的备考氛围、考勤、教研活动、教师上课、清洁卫生、水电管理等方面,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办公室,给予奖励,并纳入高考评价体系。
七、备考工作安排
1、各阶段工作大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0年7月15日—8月31日)为“师生全面准备”阶段。召开师生高考备考动员会,强调工作纪律,增强高三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好备课组备考计划,安排艺体传媒生外出培训,做好补习生的招录、稳定工作,完成新授任务。
第二阶段(2010年9月1日——2010年2月28日)为“以点带面抓基础”阶段(第一轮复习)。落实考点,全面复习,单元过关,夯实双基,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第三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5月1日)为“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第二轮复习)。设置专题,构建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迁移,培养综合能力,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2011年5月2日——2011年5月25日)为“综合模拟攀高峰”阶段(第三轮复习)。强化训练,综合攀登,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
第五阶段:(2011年5月26日——2011年6月5日)为“考前调适出状态”阶段。学生自由复习为主,个辅为辅,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全程跟踪,随时处理学生因考前紧张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进行心理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2、每月工作要点
本方案的实施实行学校领导下的蹲点校长第一责任、年级部主任直接责任制,各部、室的领导要配合,各任课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共同保证方案的贯彻落实,确保2011年高考再创佳绩。
2011届高三备考指导小组
2010年9月1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