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肉价格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及其效果研究
关于猪肉价格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及其效果研究
从2007年至今,对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猪肉价格,国家进行了两次主要的宏观调控,一次是为了抑制猪肉价格的上升,一次是为了抑制其价格下跌,本文分别就这两次调控对其实施措施以及调控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标签: 猪肉价格 宏观调控 效果
保持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1985年之前我国政府对猪肉的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等方面均实行计划管制,排除市场功能,因此猪肉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1985年之后,猪肉市场开始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体制发展,其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国家只是以规定比价水平进行引导。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然而从此猪肉价格问题就开始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猪肉市场。
一、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时的宏观调控及效果研究
由图1可以看出,2003年~2007这五年间猪肉价格趋势一直较为平缓,但2007年4月开始,出现
暴涨,尤其是自2007年的五一节过后,全国各地的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逐日上涨。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 调控措施:
由国家发改委带头研究,各部门配合实施了以下九大措施:
鼓励发展生猪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完善生猪防疫防控体系;建立母猪保险和补贴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就近屠宰、大力发展冷链运输;完善猪肉储备、改善储备结构;加强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加强市场和价格监测;妥善安排城镇低收入体和大专院校在校大学生生活。
2. 效果分析:(1)到2007年6月10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20.93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2.3%,猪肉批发价格为16.51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0.3%。(2)跟5月底比较,商务部监测的是32个大中城市,截止到6月10日有13个城市猪肉批发价格是下降的,其余 13个城市价格有所上涨,但是涨幅绝大部分都在4%以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