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涨价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生猪涨价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编者按:最近,猪肉价格猛涨,给民众生活带来不小影响。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利用双休日深入调研养猪业,吃在村里,住在农户,获得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情况,其调研成果对认识当前生猪市场形势和研究采取适当对策大有助益。
 
  前段时间,山西有些地方生猪每斤涨到10元钱,与上年同比增长89%。猪价大涨,成了CPI攀升的主要推手。最近,我利用双休日到清徐、太谷、武乡、高平、泽州、长子等县市,做了两天的养猪业专题调研。我和省畜牧繁育站主管生猪的一位科长,未和县市打招呼,吃在村里,住在养殖户,看到、听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业内实际,与此前流行的看法不尽一致。
 
  本次跌涨周期与历次有五点不同
 
  716日早上8点,我来到清徐县东南坊村,和一个规模种猪场的场长及技术员聊了一个小时。他俩合伙养了10多年猪,经历了几次猪价起落周期,凭直觉感到这次猪价跌涨与以往有
明显不同。随后,我在太谷县小王堡村养猪合作社、北洸村规模养殖场,高平市正易养猪公司,长子县种猪场,都听到了相同的判断。他们的观点主要是:
 
  一是跌涨周期变化很大。猪价三年一个跌涨周期,几成养猪业的铁律。一些养殖户说,多年来养猪都是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但这次低迷期长于以往,振幅比历次都强烈,生猪生产能力耗损很大,伤了元气,动了筋骨,恢复过程必然缓慢。分析猪价曲线图,可以看出本次猪周期的特征是:跳水很深,触底后低谷较长,反弹攀升异常迅速,此后持续在高位运行。
 
  二是猪市常识不太管用。一般而言,每年3月至8月是猪肉消费淡季。猪价旺季上涨淡季回落,这是养猪卖猪者都知道的常识。但此次涨价淡季猪卖出旺季价,淡旺季难以区分。尤其是五一过后,猪价加快上涨,显然一反常态,许多人没有预料到。
 
  三是年节变化波动趋小。早些年生活水平低,猪肉供应量小,逢年过节人们集中消费,需求量大幅增加,价格由此上涨;后来生活水平提高,吃猪肉成了平常之事,但养猪户还是都
想赶上年节行情,结果生猪集中出栏,价格由此下跌;近两年,消费不那么集中,养猪户也变得聪明,因此过年过节猪肉价格比较平稳。这一特点在本周期表现得特别鲜明。
 
  四是猪周期CPI高企的大背景叠加共振。过去的猪价跌涨一般是按自己的周期起伏,本轮猪价跌涨周期则与整体物价上涨紧紧地挂上了钩,特别是与农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的连带关系密切,这就使猪价高烧不退的底气足,后劲大,调控难。
 
  五是补栏反应相当滞后。这轮猪价上涨,无论是养殖散户还是规模猪场,都没有像以前那样赶紧补栏,尤其是母猪补栏的积极性非常低。一个种猪场的场长告诉我,原以为这次涨价母猪会供不应求,但这些天根本没人打电话和他要母猪,补栏仔猪的势头也不是很猛。养猪户对补栏如此淡定,为历次生猪涨价阶段所未遇见。716日晚上,我住在2009年底才退出的一个曾经的养猪大户家里,他家那处能养殖千头的猪舍仍然闲置着。我问这家男主人:现在猪价这么高,不干了后不后悔?还想不想进仔猪再大干一场?”他说:不后悔,赔怕了,这次一点也不动心。
 
  调研发现,猪价上涨赚到的钱,养殖户主要是用于仔猪的正常补栏和还信用社的贷款。赚了钱的养殖企业多是稳坐钓鱼台,增加投入扩大养殖规模的不多。某养殖企业去年赔了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300多万元,今年预计能赚700多万元。我问这个企业的负责人:赚这么多钱有什么打算?”他说:养猪业风险高,还是准备以丰补歉。
 
  本轮猪价暴涨的三大原因
 
  我在调研中感觉到,尽管这次猪价暴涨的原因复杂多变,但可以肯定地说,猪源短缺、供求失衡是根本原因。综合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分析,本轮猪价暴涨有如下三大原因:
 
  第一,价格长期低迷,养猪业受损严重,生猪存栏过少,生产能力锐减,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是本轮猪价暴涨的根源所在。200810月以来的猪价大跌,为历次猪周期跌价持续最长。相当多养殖户破产出局,直接减少了去年的母猪留存和今年的生猪供应。我调研的某养殖小区,原来有8个养猪大户,生猪存栏最高时6000多头,现在只剩下1户人家养了400多头。隔壁另一个村的养猪小区,最多的时候入住十几个养猪大户,规模达到一万头,
现在没有一头猪了。相邻的一个5000头规模的养猪场也在2009年垮掉。至于散养户,长期惨淡的猪市使得他们的退出率更高。
 
  这里涉及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调研得到的实际情况,与平时看到的相关数据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显示两年来的生猪生产似乎波动不大,供求关系并未失衡。但业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数据相差70%以上。业内权威人士说:两个数都不准,一个太高,一个过低。对这一问题,确实需要较真,否则不实的数据会误导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第二,去年冬天猪病高发,母猪产仔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养猪业因此损失惨重,这是造成今年猪价暴涨的一大硬伤。当分析猪价上涨原因时,与我交谈的人无一不提到猪病。这也和前些年不同。去年冬天猪病危害的主要是仔猪,小猪死亡率大幅上升。猪病包括以前少见的混合感染、无名高热,仅急性腹泻就使小猪死亡率提高五六个百分点。一位防疫人员说,2007年之前小猪死亡率在8%左右,2009年后升至15%左右,个别地方高达50%以上。此外,母猪产仔率下降,流产率上升。某种猪场母猪过去年均产仔18只,现在年均只产12只。
 
  把20多斤的小猪养成200多斤的商品猪,通常需要5个月左右。那么,去冬延至今春的猪病致使仔猪大量死亡,无疑会直接影响今年5月份以后生猪的出栏量。这次调研提醒我,对未来猪价走势的预测,要特别注意母猪和仔猪的补栏量,这两项才是决定周期性变化的关键性指标,而不能简单地看存栏的猪有多少。
 
  第三,饲料、人工等价格上涨,特别是玉米价格提高,直接加大了养猪成本,这是猪价上涨的常规性原因,但不是本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前段时间,有些专家把养猪成本增加,列为本轮猪肉涨价的第一位原因。经调研分析,我觉得这个判断比较牵强。某养殖场报表显示,2010628日到2011627日,每斤玉米涨12分,豆粕涨1角,麦麸降11分。出栏一头商品猪,一般需要喂500斤玉米,如果把玉米涨价因素分摊,生猪每斤成本上涨几角钱,但实际上2010年以来生猪价格每斤上涨4.7元。显而易见,养猪成本上升,并不是此轮猪价上涨的主因。
 
  产业扶持和市场调控的对策
 
  我接触到的养殖企业一致认为,这次国家对猪价上涨的调控措施非常对路和务实——没有匆忙从国外进口猪肉平抑价格,没有简单地动用行政手段实行猪肉限价等打压价格的方法,而是把调控的重点放在了扶持生猪产业的发展上,放在了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健全上。尤其是71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扶持产业,抓好防疫,提供信贷保险支持,加强统计监测分析等措施,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积极拥护。谈到下一步如何应对猪肉涨价,养殖企业有一些具体想法,尽管他们更多的是站在各自利益上考虑问题,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一,稳定生猪市场,防止暴跌暴涨应该是市场调控和产业扶持政策的首要目标。我调研的养殖户和养殖场,都对当前的养猪暴利感到惧怕,因为他们懂得涨得越高跌得越狠的道理。按目前养殖成本估算,生猪每斤价格5.5元大体处于盈亏平衡点。以往养一头猪利润在150元到300元,他们就觉得很不错了;现在一头猪赚七八百块,他们普遍感到心中没底,说不如赚两三百块踏实。
 
  第二,近日猪价小幅回落,是猪周期的正常反应,让供求双方通过市场机制平稳实现恢复性回调效果最好。山西最近10天生猪收购价每斤下降3角至5角,猪价从峰值回落的迹象有所显露。在猪肉供需问题上,应该相信市场机制是可以调节的,干预不当或反应过度则可能适得其反,切不可急于用行政手段把猪肉价格往下压。
 
  第三,多数养猪企业分析,下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生猪价格会在每斤8元上下的价位运行。这段时间很难得,有利于养猪业养精蓄锐,实现恢复性的稳步发展。717日中午,我在长子县种猪场与场长交谈,他说,对猪价持续一段高位是有信心的,同时对价格的回落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若价格能保持在7块钱上下,养猪企业也可以接受。
 
  第四,猪病是养猪业的最大杀手,加大疫病防控措施刻不容缓。现在一头猪要打10余种疫苗,防疫成本增加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严重的是猪病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让人防不胜防。动物防疫的公益性很强,政府的监管服务和投入应该更加有力、高效。必须重点抓好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疫病的基础免疫,加大对混合感染、无名高热等猪病的技术攻关和疫苗研发力度。切实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坚决果断处置突发疫情。
 
  第五,猪价上涨的惯性已经一定程度上趋缓,解决养猪业长远发展问题应提上议事日程。比如,适当提高养猪业进入的门槛,政策上不鼓励30头规模以下的散养,资金集中扶持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扩大生猪良种人工授精补贴范围,全面启动县级疫苗冷链建设,对生猪养殖县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大中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到养殖场就业,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和提高防疫员工资待遇,乃至积极稳妥发展生猪期货交易等。
 
  716日中午,我调研了武乡县一个煤焦企业转产养猪的项目。今年3月养猪场开始建设,已投资1亿多元,计划9月份进2万头母猪,年底投资将超过2个亿,明年6月生猪出栏可达10万头。这样的大型养殖企业,资金可能不是很缺乏,但特别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技术支撑。对此,我们应当采取更重实效的扶持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