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消费类,成长类,周期类
金融类,消费类,成长类,周期类
一晃已是三年,从研究消费到研究周期到研究周期成长,不得不感叹对于投资天赋一般的人来说,要做好投资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才有所小成,好在自己在进步,也算是安慰,现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反思进行总结,因为个人水平确实有限,所以不喜勿喷,权当笑话看就行。
一、周期与成长的基本认知
万物皆周期,成长类的公司一样有自身的周期,只是强弱而已,哪怕消费医药也是如此,白酒也曾低迷,医药特别是仿制药也曾低迷;周期的公司一样有自身的成长,只是强弱而已,比如牧原有巨大成长,其他的头部猪骨一样有一定的成长,英科有巨大成长,其他的手套公司也有一定的成长,东财有巨大成长,其他的证券一样有一定的成长,无论周期还是成长,只是强弱而已。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最好的机会当然是选择这些成长及其优秀的公司,无论是成长类的还是周期成长类的,无非区别是一种是持续性比较强的成长,一种是通过周期爆发性成长,成长类的类似贵茅、中免、海天,CXO等自然属于第一梯队,榨菜,酵母等等属于第二梯队,周期
成长类,牧原,英科,东财,紫金这种自然属于第一梯队,海控,刺峰,西矿这类属于第二梯队,最好的成长就是不断发展,在自身行业市占率越来越高,成为全国甚至全球领军企业。
成长类公司具有持续性机会,不代表纯周期性公司就没有投资机会,比如去年的鸡苗医生,ETC万集(政策周期)虽然持续性并不强,但投资机会一样不错。
个人将成长型公司分类为三大类:周期类成长;消费医药类成长;科技能源类成长;
周期类公司分为:一般周期,政策类周期;
二、研究的角度
个人研究的角度是想尽可能的简单,回避多因子,比如有的人喜欢研究管理层,有的人喜欢研究财报,有的人喜欢研究护城河,有的人喜欢研究低估值,有的人喜欢研究趋势,有的人喜欢研究资金流向,有的人喜欢研究大柚子等等等,个人选择研究供求关系,从这个角度来阐述,当然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因为各个领域都有很牛的人。
1.周期类(包括周期成长)的供求关系
(1)周期诱因
对于周期类,最大的诱因就是发生了重大事件,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事件,可以是经济(金融)危机,可以是疫情(人的瘟疫或者动物瘟疫),可以是重大政策(比如ETC政策,地产政策,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政策,锂电氢能补贴政策),这种事件的持续性和影响力巨大,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通常就会带来极大的投资机会,因为总有部分公司极度受益如此。
比如08年带来的全球大放水机会下的大宗,17年供给侧改革下的钢铁(包括方炭素),19年非洲猪瘟下的猪骨,20年新冠疫情下的手套,检测,口罩,集运;20年大放水下的大宗;
因为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持续性严重的破坏了原本基本平衡的供求关系,导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涨,比如猪出栏的大量减少导致供给大量减少,疫情爆发导致需求极度暴增等等,供不应求导致企业业绩阶段性的大爆发,看看牧原,英科,海控这几年的利润增幅就知道了,股价也会在短期内爆发。
所以重点在于:
1是事件发生的重大性,影响力在全国甚至全球(地产政策ETC政策是非洲猪瘟影响全国,新冠疫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
2是事件发生的持续性,大周期的上升周期一般1年半两年以上,比如证券周期到现在持续了两年了,猪周期到现在也两年了,手套预计至少也是一年半,集运也是如此,甚至更长。当然也有爆发性及其强持续性不足一年的案例,比如鸡苗,ETC,炭素这种持续性虽然在一年之内,但是爆发性及其强,也一样有不错的投资机会,但是这类持续性会弱很多。
3是产品价格波动性,一般来说至少有几倍的涨幅更好,比如猪10-40,手套2毛-1元,集运2000-8000美元(不同的航线会有区别),成交量4000亿-1.5万亿(当然这个平均是没有这么高的),波动性越大,爆发性越强。
(2)周期成长
尽管周期性的爆发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暴利,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区别:
一是行业区别:
全国猪肉价格连降10周行业区别体现在当供需失衡时,供给的供应是否能很快体现,这样供需矛盾是否能迅速解决,比如猪骨和鸡苗,手套和口罩等等,因为猪骨的产能需要半年以上甚至一年才能供应,手套的产能需要一年以上才能投产,集运的产能需要2年以上才能投产,而不像鸡苗和口罩的产能能快速上量,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周期长短,当然不代表鸡苗和口罩没有投资机会,只是投资周期时间长短不同。
所以行业的区别在于产能的供给时间。
二是公司区别:
周期爆发中更具成长性的标的将成为最后的王者,比如猪骨中牧原这些年与其他猪骨有有一定的区别,紫金这几年和其他的金铜一样有区别,英科和蓝帆也有区别,东财和其他证券也有区别。
核心区别:成本优势,无论牧原,英科,紫金(紫金矿产开发技术一流)还是东财(东财的获客成本显著低于同行)都相比同行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这样在行业低谷期可以逆势扩张,因为同行可能出现亏损没有足够资金进行扩张(集运特殊在国家背景强大提供补贴和贷款在低谷期进行并购扩张)。
当然也有人从老板独具慧眼,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管理层执行果断,管理技术领先,生产技术领先等因素来考虑,但个人觉得那些不好判断,非常主观(比如为梦想窒息的那位也曾经被人人称颂),而技术领先最终反应在成本上,所以没有太多必要去研究,因为技术到底优先在什么地方对于没有信息或专业优势的投资者来说难度太高,所以个人简化到重点关注成本优势。
选择周期成长类公司比一般的周期性公司更有持续投资价值,但不代表一般周期类就没机会,因为成本优势在上升周期时显得并没那么重要,反而是低谷期很重要,周期来临,大家都是暴利,只是个人偏好,比如英科,海控,紫金,东财。
(3)政策周期
一类细分小领域,玩家及其少,并且有及其短的时间限制完成,比如考试信息化政策下的佳发,ETC政策下的金益,万集等。
一类是大产业,比如地产政策限购放开,0首付,贷款优惠利率导致的抢购,早期的锂电光伏风电氢能补贴政策导致的抢装;量价齐升。
这类主要关注政策变化。
所以,要想在早期就介入周期,就得对重大事件,重大政策的发生非常敏感,比如猪瘟,人瘟,金融(经济)危机,全国房价大涨,集装箱一箱难求,全民装ETC,供给侧改革成交量大升等。敏感之后再去研究有利于哪个行业,哪些公司,大多数周期起因都是危中有机,这样会比一般人介入更早,拥有更低的成本,更有利于持股心态,像我除了鸡苗是因为运气介入比较早,在底部就介入了,证券也介入比较早,是因为自己本行,手套,集运,铜,猪都是半路出家,就是因为对行业不熟导致,说到底是认知问题。
(4)持续性判断
对于周期股,很暴利,但是很多周期骗炮,就是因为只有短期的价格上升,没有持续性,怎么判断,
一看行业供给速度,供给补充越困难,持续性可能越长,口罩之所以周期那么短,在于产能提升太快了,手套产能补充慢,同理猪和鸡苗,集运也是如此。
二看价格上涨时间,比如集运价格从5月涨到现在都8个月了,还在怀疑持续性,个人觉得
就没有必要了,需要担心的只是长协及空箱情况对业绩的影响(长协对于所有周期类公司都是重大关注因素),当然持续的价格跟踪是有必要的,
三看导致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否消失,比如导致猪周期的非洲猪瘟是否消失了或者影响很小了,导致手套,集运供求失衡的新冠疫情是否控制住来判断,比如导致证券供需失衡的流动性(成交量)是否下降了来判断证券的持续性。
(5)上升周期/下降周期
个人的判断是产品价格开始下降并不再新高,那就进入下降周期,在下降周期,行业内绝大部分公司哪怕业绩优秀,估值很低,市值已经很难起来,除了极个别公司比如地产融创,猪骨牧原这种,可能穿越周期,但即使如此,选择下降周期的标的,不如在上升周期中的标的,比如7月以后的牧原也不如还在上升周期中英科,海控,紫金,东财。当然如果猪价继续上行,超越前高,表明周期并没有下行那又另当别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