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1、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2、《幼时记趣》
3、《三峡》
4、《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5、《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
6、《赵普》
7、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
8、《黔之驴》
9、《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
10、《晏子使楚》
11、《人琴俱亡》
12、《小石潭记》
13、《记承天寺夜游》
14、《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册
15、《马说》
16、《陋室铭》
17、短文两篇《活板》《核舟记》
18、《山市》
19、《口技》
20、《送东阳马生序》
21、《两小儿辩日》
九年级上册
22、《陈涉世家》
23、《桃花源记》
24、《与朱元思书》
25、《捕蛇者说》
26、《岳阳楼记》
27、《醉翁亭记》
2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
29、《曹刿论战》
30、《.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31、《孟子》二章 132、《愚公移山》
33、《出师表》
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
知识是被厘清的信息,对于人类,惟有知识最接近真相,最好的知识就是离真相最近的知识,从信息到知识,是一条中国人至今无法走上的道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七年级1
《狼》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3、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
投以骨 :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
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久之。(2)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一词多义:
(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
(2)敌:恐前后受其敌 :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 敌方。
(3)前:狼不敢前:向前 前后受其敌:前面
三、全文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
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