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虚词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
知识精讲
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词。古代汉语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有一些差别,可分为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感叹词等。虚词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凡是和实词的组合,语句的关联,句子类型和语气,都需要靠它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得多,但它使用频率比实词高,造句功能比实词强,所以,学好文言虚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是不容忽视的。
一、文言虚词学习要点
上海高考语文“考纲”对文言文虚词的要求是“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这包括了对文言虚词的要求。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在阅读材料中,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写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这要从该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定。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上句的结构,可推知“以”放在副词“不必”后,当作动词解,且根据上文的对称性也知,“以”与“用”的词义一致,解释为任用)。又如“于今无会因”(“因”放在动词“会”的后面,可推断为实词,解释“机会”)。
二、历年高考考查虚词的情况
上海高考语文卷从2002年起,先后考了以下虚词:之、其、而、则、于、乃、者、也、以、哉、焉、矣、耳、为、诸、乎、盍、是以、顾、已而、乃尔、相。另外在翻译题中也涉及了部分文言虚词的理解。这样,高考实际上每年都考了虚词的理解。
从近几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情况来看,文言虚词题有如下特点:
(1)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意义与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者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考试时需要判断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相当的部分的例句选自中学课本。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2)在文言加点词解释中也已出现对常见的虚词的解释要求。这些虚词一般不属于高考十六个规定的虚词范围中,但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用法和意义灵活,对学生复习运用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3)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译中,也需要准确理解文言虚词,否则翻译可能会不够准确。
(4)考查重点: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大纲中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些文言虚词。考生如果缺乏语境意识,不分虚实,不明用法,一味地记硬背这些文言虚词有哪几种用法,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此,考生在识记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这样才能避免失误,准确答题。从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考查“而、其、为、以、因、于、与、之”这几个文言虚词的频率较高。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复习。
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一)之
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3)结构助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4)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末尾,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如:“顷
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
(二)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活用为第一人称。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反诘、揣测、祈使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
等。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pagenumber_ebook=82,pagenumber_book=8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三)而
1.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
贞》)
(6)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四)则
1.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那么”、“就”。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并列关系。可译为“就”。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五)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以(凭)什么身份”等。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pagenumber_ebook=83,pagenumber_book=83“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 来辞》)
(六)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