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论文 如何辨析文言词语的通假字
怎样辨析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铜仁第十中学  教师:刘凤英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的文言文愈来愈多,而且随着年级上升难度也逐渐增大。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提到文言文,有的同学就头痛,不要说“之乎者也”这些虚词难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让学生晕了又晕,就是里面的通假字就要花去学生很多精力去记,去积累。通假字是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学好通假字能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词义,掌握课文内容。但许多同学对通假字掌握不足,并把通假字、词性活用和古今字等混淆。怎样让学生轻松辨别通假字,准确把握它的含义,需要我们老师讲清它的特点,弄清它的规律,这样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
                何为通假字?
通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古人在行文之时不用本字,而用另一个音同
音近而义不同的字替代本字,这个用以替代本字的字就称作通假字。通俗地说,文言文里的通假字在我们现代汉语使用规范里属于错别字,但我们不能说它是错别字。
文言文桃花源记翻译“同”“通?
我们使用人教版教材时间非常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人教版2001版教材《核舟记》中的“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诎”解释为“弯曲”;对“衡”注释是“‘衡’同‘横’”,而有的字却是这样解释,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的“甫”的注释是“‘甫’通‘父’”。在人教版2002版《公输》中“公输班诎”的“诎”通“屈”,意思为理屈。
但现在的部编新教材,课下注释对某个字的解释都是:“A”同“B”这种模式。如部编教材2017版《核舟记》中“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课下注释是“‘诎’同‘屈’,弯曲”;对“左手倚一衡木”句中的“衡”,课下注释“‘衡’同‘横’”,对“甫”字是“男子的美称”,不做通假看。如果你去查询其它以往判定的通假字,课下注释也是“A”同“B”的模式,是不是“同”就是“通”的意思呢?经过资料查询,发现,它们表达是不一样的含义。“同”有时是指古代的很多异体字,它们音同义同,但写法不同;有时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莫字”;有时指有同一含义的不同的字。例如:“唯”同“惟”,“曾”同“层”,“贴”同“帖”,它们有时
可以通用,意思不变,但它们又有自己其它不同的含义,它们并不等同。现在的部编教材把问题简单化,不管是可以通用的,还是借用的,都用“A”同“B”这种形式来表示。
产生通假字的原因
文字的发展是逐步改进的过程,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古人写作时,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或物却无其字,只有借一个同音字来代替;或者是虽有其字,但在写作时,不用原字或者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别字,但我们却叫它“通假字”;还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古时,造纸技术未出现,印刷技术未产生时,读书人常常靠手抄文章或书籍来保留优秀作品,在抄写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笔画繁多的或字迹模糊的,抄写时就有可能选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或者形近字,这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一般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面对中考的复习中,为了让学生系统复习通假字,常常把三年所学的古文中的通假字进行整理,归纳,竟意外有所发现。你能从列举的这些通假字中发现其规律吗,到其奥秘了吗?
例如:《〈论语〉十二章则》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的“知”通“智”,意思是聪明; 
《伤仲永》中“贤于材人远”的“材”通“才 ”,意思是才能;
《木兰诗》中的“对镜帖花黄”中的“帖”通“贴”, 意思是粘贴、贴上
《桃花源记》中的“问所从来,具答之”中的“具”通“俱”,意思是详细;
《孟子两章》中的“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核舟记》中的“诎右臂支船”的“诎”通“屈”,意思是弯曲;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故不错意也”中的“错”通“措”,意思是措施;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仓鹰击于地上”中的“仓”通“苍”,意思是青; 
《隆中对》中的“自董卓已来”中的“已”通“以”,意思是以;
《公输》中的“墨子九距之”中的“距”通“拒”,意思是抵挡;
……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它们的规律了吧!发现这些通假字与其本字,它们的读音基本上相同或相近,或者字形相似,完全没有关系的少之又少。
这些通假字的特点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音同或音近类:有读音相同的: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的“帖”通“贴”;“窥谷忘反”“反”通“返”;有读音相近的: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宮室之美为之”中的“乡”通“向”;“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通“嘱”;“选贤与能”“与”通“举”;
  (二)字形相似类:“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被”通“披”;“尊君在不?”中的“不”通“否”。“公输盘不说”中的“说”通“悦”等等,这些通假字与本读音差别很大,但字形相似,像这种类型的通假字古诗文中比比皆是,就不一一列举了。
初中所学的文言文共有 36 篇之多,古诗更多,虽说古诗中的通假字不多,但古文中的通假字却非常常见,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有通假字,有的一篇甚至有几个通假字,如不注意,只是望文生义,就会理解错误。可要把所有的通假字准确无误的说出来,意思准确,靠死记
硬背,是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学生面对枯燥的古文本就畏惧,再强迫去记这么多的通假字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怎么样让初学生准确轻松的辨析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呢?
打开辨析文言文通假字奥秘的三把钥匙
从整理通假字中发现了它的一些奥秘后,就到了解开其奥秘的钥匙。解开这一奥秘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怀疑精神”。有了怀疑精神,就会对其进行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进而研究问题,最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解析:
看一篇文言文,不管是我们学习过的,还是未接触过的,都会遇到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这种问题,或者要解决其他问题,也是建立在看得懂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初中生面对的文言文要么是学习过的,要么是比较浅显的课外文言文,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常常会遇到拦路虎——通假字。对于学习过的文言文中一些通假字,虽说有一定的印象,但忘记它具体含义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文言文,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的情况不可避免。不弄清其含义,对理解句子的内容,文章主旨的把握都会有失偏颇。遇到这种
情况怎么办?怎样去辨析它是不是通假字呢?这时,怀疑精神就该拿出来,只要对某个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该考虑它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一旦有怀疑,就可以尝试用配对的方法,去它的本字,把“疑是本字”的意思还原到语境中,看看能否解释的通并且语意顺畅,如果能,大体说明该字是通假字。
例如:《核舟记》中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这句话,很多同学翻译时束手无策。“简”字,如果按它的本义或引申义“竹简”或者“简单”来翻译的话,在语境在怎么都无法说得通。这时,我们就该考虑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的问题了呢?
按上文提到的通假字的一般规律(音同音近或形似原则)给它配对,很容易到“简”字音同的本字“拣”字,理解成“拿”或“挑选”的话,这句话的翻译就变得容易,内容的把握就更加准确。   
利用通假字的音同音近的一般规律,给它配对,轻松出本字是辨析文言文通假字的第二把钥匙
解析:
既然通假字一般规律要么是音同,要么是音近,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音同、音近,出其本字,再用本字的意思去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句意,如果顺畅,那么,它是通假字的可能性就基本可以判定。
例如:根据同音通假的原则,很快能出《愚公移山》中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的通假字“反”,它的本字应该是“返”,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通畅,而且符合生活常理。课文注释也标明“反”通“返”,证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衡”通“横”;《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辩”通“辨”等。也可以根据音近通假原则到《马说》中的“才美不外见 ”的“见”通“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
第三把钥匙是利用通假字形似原则,到本字。
解析:
在古代,特别是印刷术未发明或者未普遍时,抄写是文章或者书籍得以流传的主要途径。从《送东阳马生序》中一段话“家贫,无从致书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可见一斑。我们
可以想象,在计算着日子快速抄书,肯定会出现笔画繁多不认识或者字迹模糊看不清无法辨别的情况,怎么办?不可能去慢慢考察某个字是什么?怎么写?在抄录的过程中就会选择笔画简单或者字形相似的来代替,这就产生了新的一类通假字——字形相似类(即通假字与本字是形近字)。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变其偏旁的方法,来到其本字,但同样要遵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不能脱离语境,否则也会出错。
例如:白居易的叙事诗《卖炭翁》中的“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句中的“直”,不管用其本义“直视”或者引申义“正直,公正”等都无法解释得通,但我们增加其偏旁,变成“值”,用价值一义来解释,这句诗意就清晰明了,而且符合语境。我们也就到了“直”的本字;又如《孟子两章》的中“曾益其所不能”句中的“曾”,换成“增”,用增长这一含义就解释得通本句的意思。   
除了增加偏旁外还可以更换偏旁来出本字。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被”,改变偏旁,换成“披”,理解起来就符合生活常理了。
既然可以增加或者更换偏旁出本字,按其思路是否也可以去掉偏旁,结合语境到本字呢?答案不言而喻。如《马说》中“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去掉“木”变成“才”,用“才能,才
干”这一意思,一下子就说通了整句的意思;又如《陈涉世家》中的“卜者知其指意”中的“指”去掉偏旁就是“旨”,意思理解为意图,就能更好的理解句意的主旨呀!有了这三把钥匙后,辨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变得轻松容易了呀?
看来我们面对许多问题时要多思考,善观察,肯学习,勤归纳,就会出规律,发现其中的奥秘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