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
2、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懂得存款利息的计算。
3、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内容。
4、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5、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的意识,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树立努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学难点:储蓄存款。
【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讲解法、演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本课知识。
【教学过程】(30分钟)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经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场所。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呢?这就涉及企业的融资问题(筹集资金)。
(二)进行新课
第一目 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15分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中间的插图,谈谈如何看待居民储蓄连年增长?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对图表包含的信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供支配的资金日渐增多。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有利于居民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并为我国经济建设积累资金。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渠道不畅,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疏通投资渠道,鼓励居民多渠道投资。
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银行存款利率2020最新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1、对象是什么人——居民个人。在我国,目前的储蓄存款是专门针对居民个人开设的业务,只有居民个人才能开设储蓄存款账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钱存入银行一般称为对公存款,不是储蓄存款。2、存什么钱----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3、到何处存----储蓄机构;4、有何凭证----存折或存单;5、有何益处——还本付息。)
教师点拨:1、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非法行为。2、公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拥有的,非法拥有的存款不受法律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呢?(过渡)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各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农村信
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
【注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
(3)储蓄存款的主要目的
(为孩子上学做准备,为了购房买车,有的是为了养老,为了资金的安全,为了获得利息。)
(4)利息的含义和计算。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练习】A在银行存了20000元,定期年利息率为2.52%,时间为3年,请问到期后A可以取得多少利息?(20000元×2.52%×3=1512元)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6页的“名词点击”,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5)储蓄存款的类型
“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1、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2、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6)储蓄的投资特点
一般说来: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特殊情况: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损失定期的利息,只获得活期的利息
第二目 我国的商业银行(15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的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过渡)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含义: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
组成: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结合我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情况。我国还有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有外资商业银行,如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2007320日,我国第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在上海成立,它也属于商业银行。)
【注意】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它是国家机构,专门管理各类银行的,不是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重要性)。    (提醒学生,并非所有的存款业务都是储蓄存款业务,储蓄存款业务只是存款业务中的一种。)
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当存款人向银行存入一笔资金时,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就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存款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提供了一笔资金,成为债权人;银行则以信用方式获得了一笔资金,成为债务人。存款到期后或储户支取时,银行须向储户还本付息。)
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不是唯一来源,还包括结算业务在内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而且在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贷款的本质:贷款者对银行的负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47页的插图。(从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吸收各类存款,并向储户支付一定的利息,银行在聚集相当数量资金的基础上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有差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存款利息—有关费用。)
教材P47的方框,银行贷款本身是一种信用行为,它要求借贷双方都讲诚信。对银行来说,如果不讲诚信,银行会遭受损失;对个人来说,不良行为会被存储于个人的信用档案中,影响下次借贷活动。(联系学生实际:向别人借钱要讲诚信,按时归还。)
【金融活动离不开信用行为,从金融机构来说,要对客户负责,要讲信用;否则,会给客户带来损失,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经营活动。对客户来说,也要讲诚信,否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方便和损失。因此,双方的诚信,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也有利于方便个人的生活,最终有利于维护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
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按照贷款的对象和用途,可以
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前者是发放给工商企业的贷款;后者是发给消费者个人,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无需花太多时间讲解。)
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结算有两种形式,即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使用现金完成货币收付行为的叫现金结算;通过银行账户用转账办法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叫转账结算,转账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信用卡。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材重点列出商业银行的三项主要业务,但不要以为商业银行只有这些业务。现在,金融学一般将商业银行业务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教材所说的结算业务、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都是中间业务。办理这些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服务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3)商业银行的作用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47页的“专家点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两个含义:储蓄存款、商业银行
两个类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
三个因素: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三个业务:存款、贷款、结算
【板书设计】
第一框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机构
(2)利息的含义和计算
(3)储蓄存款的分类
(4)储蓄的投资特点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组成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和结算
(3)商业银行的作用
【教学后记】
(1)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银行活动的实质。
(2)在讲解过程中,知识点讲到位了,课外拓展也有了,概念分析到位,但有些细节不够详细,还有一些解释不清楚,这让学生迷惑;
(3)时间把握不好,导致练习时间少,未能很好地起到巩固的作用;
(4)语言表达不通畅,语气过于平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5)教法的选择与运用,主要运用讲解法、演示法,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很被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