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15篇
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1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本人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本学期以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及教学学习,还利用书籍。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每周14节课美术,包括两节幼儿班美术课程,课时量比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
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 对于我负责的美术的美术课程,我采用边学习、边教学的方法,坚持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在课堂教学,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我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不仅参与美术宣传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创作作品。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1、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小学美术工作总结 3、美术教学中有特、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许多设想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点,为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儿童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儿童脑功能锻炼,发展儿童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如同另一种语言,是孩子们传达自身丰富情感和对世界万物纯真理解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儿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手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孩子们自由充分地调动自身感官、情感、认知等各方面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掘出他们的各种潜力,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手工造型活动中,儿童直接用双手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对美工造型规律、装饰手段等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发展儿童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手工课教学模式往往是由作品欣赏,教师讲解、示范以及学生跟着做几部分组成,学生往往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填鸭式提问往往显得单调呆板。如“你们见过这美工吗?”“你们愿意做吗”“老师领你们做,好吗?”等等。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很难引起共鸣,以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目的。多数学生处于“启而不发”和“看不懂,想不到,做不出”的境地。最后只能胡乱做一个充数了之。明明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手工课反而成了教师怕上,学生怕做的疑难课,这是为什么?不难看出,根子在于学生缺乏情感和创造,他们的童趣和天性没得到重视和开发,也就是说,教的和学的没配合好。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改变美术课中的手工活动教学策略,提供创新空间。
手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使儿童掌握并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大胆地创造和想象。
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不必急着将自己的预期目标教给儿童,让儿童被动地模仿,而是可以从各种角度让儿童自主地学习,给儿童大胆创新的空间。首先要教给儿童是手工能力,再指导他们将所掌握的能力与自己特有的儿童手工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1、看图做手工。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儿童习惯于依赖教师教,这样做不但会造成学过就忘的现象,还会不利于儿童创新,束缚儿童的手脚。
对低年级学生,我们根据儿童想象力丰富认识理解的字不多的特点,统一各类手工活动图纸的指导性操作图示,使儿童做到看图示就会按图意做,并知道使用哪些材料,步骤是什么,使用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到儿童活动中去,观察儿童的制作过程,当儿童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儿童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当儿童有与图示不一样的方法且操作效果大致相同时,我们便不干涉儿童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将好办法介绍给他人。这样,既可以减少儿童在手工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手工活动的创新性,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2、合作制作。
在手工活动中可以尝试着让儿童自由地组合制作,这样不但可以相互探讨、互帮互助,使儿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学习听取、接纳他人的意见,还能集思广益,整合成为自己的技能技巧。如:在《纸拖鞋》活动中,儿童便自发地两人组成一组。一人剪制一只纸拖鞋时,另一人则美化装饰纸拖鞋。过一会儿,两人再交换制作另一只纸拖鞋,合作得十分默契。
二、发挥教师作用,抓住儿童创新活动中的契机。
儿童手工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儿童,有无将儿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作品作为评价手工活动价值的重要标准,有无过多地干涉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在过去的手工活动中也许仅仅是传授者,而现今则首先是观察者、合作者。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独特视角,进入儿童的创新世界,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媒介、图像等多种途径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描述,解释自己的想法,观察他们的兴趣和活动中需要帮助的问题,并做出适宜的反应。其次,教师又是帮助者、指导者。在手工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年龄的特点,手部肌肉能力的限制,儿童会出现空有好的创意却无法实现的现象,以至于儿童对美工活动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教师
此时便成为点拨者,帮助儿童进入深层次的探索和学习,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针对儿童力所不及的操作活动进行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