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域联动发展的条件分析及对策战略
—以池州“三县一市”为例
吴昊
(池州市教育园区,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是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是资源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市场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内在要求,也是旅游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文章认为,池州“三县一市”旅游区为资源型旅游地,境内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密集地区之一和安徽省旅游业的重点地区之一,由于本地区各旅游景点空间距离较近,联系紧密,地脉、文脉、史脉较为一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互补,旅游市场互动互补,所以必须联动开发本地的旅游资源,本文分析了“三县一市”旅游业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构想,走共同发展之路,整合旅游资源,以适应区域旅游消费需求,构建池州市各旅游区一盘棋的原则,建设各具特的旅游景地,但是,池州“三县一市”旅游区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地区实施了一些对策,如:构建交通网络一体化战略,打造精品旅上海小吃店
游路线;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做好市场宣传及营销,开发创新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池州各旅游景点的规模效益,建立区域“大旅游”,打破区域壁垒,调节池州“三县一市”旅游发展不均衡结构,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和规划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旅游一体化管理机制,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进一步明确城市区位定位,进而达到区域联合开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开拓、协调运作、降低成本、客源互送、联合促销、提升整体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开发步伐的宏伟目标,所以必须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业链的链接,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池州“三县一市”旅游区最佳利益组合体,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蔡徐坤加盟青你2旅游区域;池州;三县一市;联动发展;交通;市场;旅游产品;宣传
0引言:
2010年5月,省调研组来池州和石台县进行调研,提出池州市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三县一市”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意见》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旅游区域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大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加大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利用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极力打造“池州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带动全市经济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经济新战略,进而打造皖南地区建设成安徽的旅游龙头,华东的旅游中心,中国的旅游品牌,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
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池州“三县一市”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所以必须实行区域联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是安徽省重点旅游地区之一,辖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开发区部分组成。本区域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沿江地区有平原分布,全市总面积8272平方千米,总人口158万,其中贵池区面积为2432平方千米,人口64万,池州为长江南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池州市及九华山风景区双双荣获“2010中国网民最关注的十大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称号。
1旅游区域联动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1.1 区位条件概况
1.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池州“三县一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临九江,北望安庆,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呼南应北的区位优势,地处安徽省重点开发的皖江城市,也是安徽省皖南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且等级较高
池州“三县一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景区共300多处。该旅游区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度密集区,旅游资源类型多,品味高,密度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区内已评定的A级旅游景区有25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9个,2A级景区1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在上述旅游资源中,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华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有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升金湖,有号称“华东第一洞”的大王洞,国家级森林公园九子岩风景区等。
1.3“三县一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池州旅游蓬勃发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三县一市”以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国内和入境旅游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这就为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整体竞争力、联动发展埋下伏笔。下面是本区域的旅游发展概况:
本区的旅游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池州全市的旅游观光人数从2005年的318万增加到2009年的1204.2万;旅游总收入从2005年13.6亿增加到2009年的108.8亿元,旅游业已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
表学校后勤个人工作总结1. 2005~2009年池州全市旅游发展统计表
年份 |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次) | 同比增长(百分比%) | 世界读书日的宣传标语旅游收入(亿元) |
2009 | 1204.2 | 32.3 | 108.8 |
2008 | 920 | 25.5 | 85 |
2007跑步机品牌 | 733.15 | 91.4 | 58.16 |
2006 | 383 | 20.4 | 17.52 |
2005 | 318 | 17.1 | 13.6 |
型星 |
1.4 旅游资源与产品优势互补性强,需要联动开发
池州市旅游区所辖三县一区,旅游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池州地区旅游资源分属板块有:以九华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板块;以牯牛降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板块;以蓬莱仙洞、慈云洞、大王洞、神仙洞、鱼龙洞为组合的岩溶地貌板块,号称池州洞天的“五朵金花”;以升金湖、平天湖,秋浦河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杏花村、秀山门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板块;以秋浦河漂流为代表的惊险刺激板块。
1.5 以良好的城市旅游地形象为依托
旅游地形象是对某旅游地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旅游者在对旅游城市进行选择时,首先感知是城市旅游形象,形象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因此从时序上讲形象是旅游地吸引人的第一要素,池州“三县一市”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高品位的旅游资源著称,如:池州市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园林城市”和“中国竞争力百强城市”的美称,东至县是首列国家生态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城市之一,石台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阳县位安徽省“旅游十强县”前列,本地区旅游地形象良好,对于联动开发十分有利。
1.6 旅游合作的基础—市场共轭
从客源市场条件和地理位置看,该旅游区为资源型旅游地,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小,难以产生充足的客流,但该区临近我国最大的客源市场和最大的旅游地长三角,长三角为该区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九华山风景区的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池州、东至、石台主要来至于华中,去九华山游玩的游客可直接去牯牛降、升金湖,去这些地方的游客也能到九华山,这样就可以互送客源,达到市场共轭的条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