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离骚(节选)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同“ ”,
2.来吾道夫先路 “道”同“ ”,
3.偭规矩而改错 “错”同“ ”,
4.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同“ ”,
5.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同“ ”,
6.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同“ ”,
7.芳菲菲其弥章 “章”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
2.信
3.固
4.虽
5.以
6.之
7.乎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
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今义:形容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
2.马什么梅是什么梗字余曰灵均
3.余虽好修姱以兮
4.謇朝谇而夕替
5.谣诼谓余以善淫
6.鸷鸟之不兮
7.何方圜之能周兮
8.屈心而抑志兮
9.伏清白以死直兮
10.固前圣之所厚
11.步余马于兰皋兮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13.长余佩之陆离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
译文:
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
译文:
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
译文:
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
译文:
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
译文:
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
译文: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
译文: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
译文:
9.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
2.“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 )
3.“回朕车以复路兮”中的“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
4.考,称已故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自己已故的母亲为“妣”“先妣”,而已故的父母就合称为“考妣”。( )
5.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举行冠礼时才起的。( )
6.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
七、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离骚》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作者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诽谤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是“ , ”。
4.《离骚》中用猛禽不与凡鸟同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 , ”。
5.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对待,但是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而九死不悔的句子是“ , ”。
6.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注重修身、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即被贬黜的句子是“ , ”。
7.《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迎合讨好奉为法度的两句是“ , ”。
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9.《离骚》中,写屈原怨恨楚怀王昏聩荒唐,轻信谣言的句子是“ , ”。
10.《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两句是“ , ”。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屈原庙
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 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期。②水蘩: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所描绘的民间传说中的仙灵、山神的形象。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⑤杜:指杜衡,香草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