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汇总】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g) 抚摸(fǔ) 应和(hé) 抖擞(shǒu)
B.婉转(wǎn) 水藻(zǎo) 贮器(zhù) 粗犷(guǎng)
C.不够高却不为权折腰什么歌萌发(méng) 娇媚(mèi) 静谧(mì) 高邈(miǎo)
D.莅临(lì) 干涩(sè) 竦峙(zhì) 萧瑟(s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锋芒毕露 相得益张
B.妇孺皆知 养精蓄锐 来势汹汹 肆无忌惮
C.荒草凄凄 小心翼翼 珊珊来迟 嘎然而止
D.孜孜不倦 人迹罕至 迫不急待 气势磅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B.二次世界大战,被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天帝和玉帝废墟。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
D.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
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7、古诗文默写。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林刚为人很大方,但你觉得他有时太奢侈浪费,你可以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____”来劝他。
(3)强欲登高去, 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张仪受辱
张仪已①学而游说②诸侯。优秀学生干部主要事迹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③张仪,曰:“仪贫无行④,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⑤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已:完成。②游说:游历各国说服诸侯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③意:怀疑。④无行:没有良好的品行。⑤掠笞:用荆条拷打。⑤不:同“否”,句末表疑问语气词。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楚相亡璧 B.子毋读书/游说
C.视/吾舌尚在不 D.门下/意张仪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如何建立局域网(1)尝(___________________) (2)亡(____________________)
(3)释(___________________) (4)谓(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
(2)视吾舌尚在不?
4.从“仪曰:足矣!”可以看出张仪具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
垃圾分类将入法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