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纳税人的权利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据宪法新修定的《税收征管法》总则第一条就明确阐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因此,税法在确定税务机关征税权力和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相应规定了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和纳税人享有的税收权利,如纳税人享有申请延期纳税权、申请减税免税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不服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因税务行政侵权造成合法权益损失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对税务违法行为的举报权等等。我们从税收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纳税当事人角度,相对权利主体另一方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和税收征管人员所享受的权利给予详细的阐述,以便于纳税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保证《税收征管法》关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利”的贯彻实施。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据宪法新修定的《税收征管法》总则第一条就明确阐明:“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因此,税法在确定税务机关征税权力和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相应规定了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和纳税人享有的税收权利,如纳税人享有申请延期纳税权、申请减税免税权、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不服税务机关的处理决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因税务行政侵权造成合法权益损失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对税务违法行为的举报权等等。我们从税收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纳税当事人角度,相对权利主体另一方即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和税收征管人员所享受的权利给予详细的阐述,以便于纳税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保证《税收征管法》关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利”的贯彻实施。
第一节 所有纳税人享有平等权
一、法律赋于纳税人的平等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也体现在税收征管方面。
平等权,是指纳税人平等地享有税法赋予的各项权利,非因法定事由及非经法定程序,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也体现在税收征管方面。
平等权,是指纳税人平等地享有税法赋予的各项权利,非因法定事由及非经法定程序,不
得剥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现行宪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平等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分规模大小和性质如何,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个人和组织均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受到追究。
一般情况下,平等权应包括下列方面:
第一,公正执法。指税务机关在行使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的税收执法权时,必须公正执法,不能因个人好恶或者其他主观因素而变通法律、法规,否则即属滥用职权。如,对相同的税收违法行为有的一倍,有的则二倍或者更多。
第二,对相同的违法行为应适用相同的法律、法规。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人实施处罚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使处罚决定与违法的事实、情节、性质、后果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当,而不管被处罚者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财产状况又是如何。例如,对所有尚未构成犯罪的偷税行为,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现行宪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平等权,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分规模大小和性质如何,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任何个人和组织均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受到追究。
一般情况下,平等权应包括下列方面:
第一,公正执法。指税务机关在行使税收法律、法规赋予的税收执法权时,必须公正执法,不能因个人好恶或者其他主观因素而变通法律、法规,否则即属滥用职权。如,对相同的税收违法行为有的一倍,有的则二倍或者更多。
第二,对相同的违法行为应适用相同的法律、法规。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人实施处罚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使处罚决定与违法的事实、情节、性质、后果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当,而不管被处罚者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财产状况又是如何。例如,对所有尚未构成犯罪的偷税行为,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
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规定;对因偷税构成犯罪的,则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不能对相同情形的偷税行为有的按《征管法》由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有的则按《刑法》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从而造成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代理税务
第三,相同条件的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一视同仁对待的权利。无论是享受税法规定的税收权利,还是履行税法规定的税收义务,同等条件下的纳税人不应受到不同的待遇。
二、税法赋于纳税人平等权的行使范围
平等权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然而这项权利不是在任何情况和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行使的。换句话说,平等权的行使是受限制的。从世界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纳税人要求的平等只能是在适用税法上的平等,而不包括税收立法上的平等。税收立法上的不平等主要是由税收的职能决定的。税收除了有为国聚财的职能外,还有参与对宏观经济调控和调节社会分配两个功能。国家鼓励或限制一些行业的发展,税率就会有或高或低的差别,税收政策就会有所不同。政策差异影响到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得失,但这是国家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调节社会分配的需要。一旦政策差别通过税收立法加以确定,纳税人就不能要求税收立法上的平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粮食、食
第三,相同条件的纳税人,有要求税务机关一视同仁对待的权利。无论是享受税法规定的税收权利,还是履行税法规定的税收义务,同等条件下的纳税人不应受到不同的待遇。
二、税法赋于纳税人平等权的行使范围
平等权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然而这项权利不是在任何情况和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行使的。换句话说,平等权的行使是受限制的。从世界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纳税人要求的平等只能是在适用税法上的平等,而不包括税收立法上的平等。税收立法上的不平等主要是由税收的职能决定的。税收除了有为国聚财的职能外,还有参与对宏观经济调控和调节社会分配两个功能。国家鼓励或限制一些行业的发展,税率就会有或高或低的差别,税收政策就会有所不同。政策差异影响到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得失,但这是国家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调节社会分配的需要。一旦政策差别通过税收立法加以确定,纳税人就不能要求税收立法上的平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粮食、食
用植物油等物品适用13%的税率;销售或者进口除此以外的其他货物适用17%的税率。适用税法则不同,适用税法通俗一点说,就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运用到税务管理和具体案件的办理上,并作出有关决定的行为。纳税人在适用税法上一律平等,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将税收法律、法规适用到具体的人、事、行为上时,应当一视同仁,没有什么原因可以成为不平等适用法律的理由,这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因而也是纳税人的法定权利。适用税法的平等,还包括遵守税法的平等,这主要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纳税人都应平等地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任何一方均不享有特权。
适用税法的平等,要求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管理和处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因纳税人的地位、财产等而影响税法的适用;纳税人则有要求税务机关平等适用税法的权利。此即所谓的“税法面前人人平等”.
三、平等权的特点和实现条件
1、普遍性。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平等权应是广泛的、普遍的,每一个纳税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
2、保障性。纳税人享有的平等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适用税法的平等,要求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管理和处理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因纳税人的地位、财产等而影响税法的适用;纳税人则有要求税务机关平等适用税法的权利。此即所谓的“税法面前人人平等”.
三、平等权的特点和实现条件
1、普遍性。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平等权应是广泛的、普遍的,每一个纳税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
2、保障性。纳税人享有的平等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以下简称《宪法》)的保护。同时,税务机关为保护纳税人这一权利的实现也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如,建立税法公告制度、为纳税人服务体系和纠正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等等。
纳税人平等权的实现要依靠三个方面:
一是靠纳税人熟练掌握和运用税法及相关知识,在不断增强自己自觉纳税意识的同时,提高运用税法及相关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这是平等权实现的基础。
二是靠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时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建立相关的制度,采取具体的措施,保证执法质量。如,建立税法培训制度、税收执法检查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等。
三是靠国家实施更为具体的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当纳税人的平等权得不到应有保障时,法律、法规应规定其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此承担的责任。如,已颁布实施的新《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等。
四、纳税人平等权的内容
应该说,所有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纳税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纳税人平等权的实现要依靠三个方面:
一是靠纳税人熟练掌握和运用税法及相关知识,在不断增强自己自觉纳税意识的同时,提高运用税法及相关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这是平等权实现的基础。
二是靠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时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建立相关的制度,采取具体的措施,保证执法质量。如,建立税法培训制度、税收执法检查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等。
三是靠国家实施更为具体的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当纳税人的平等权得不到应有保障时,法律、法规应规定其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以及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此承担的责任。如,已颁布实施的新《税收征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等。
四、纳税人平等权的内容
应该说,所有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纳税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基本义务,但这种义务是由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人依法纳税是指依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纳税,即依照税收实体法规定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缴纳税款,超越税法的规定,每个纳税人有权拒绝缴纳。从这个角度看,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的权利,对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各种解释性规定,每个纳税人认为有违税法时,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起诉。如此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