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以下是的幼儿园小班教研活动记录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教研活动记录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一、活动时间二○xx年十二月一日星期二 二、出席人员小班段全体老师 行政张老师
三、理论导读关注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 四、中心议题怎样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主持人吴春燕 记录莫飞燕
(一)幽默一笑《清华教师》 《 清华教师》 清华某青年教师喜爱麻将, 有一次, 他玩了一通宵, 他第二天早上7:4有课, 他七点半 下了麻将桌, 赶去四教上课. 正好这日值日生未擦黑板.他大生叫一声:"哪一个做 庄." 值日生不敢应声, 他只好自己擦, 可是黑板擦子不着, 他又大生地叫了一 声:"白板放到哪儿去了".....这节是语文课,在讲生词时,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
上写了一个“中国”, 然后说“同学们,请看白板,这上面有一个红中。”
(二)教养笔记交流 莫飞燕《从抵触到喜欢》 吴春燕对于小朋友比较抵触的东西,我们老师应该尽量帮助孩子去喜欢、 去接受他们。 谢建立《老师,我来帮助你》 高军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应该武断地认为孩子平时调皮好动,就做不 出一件认真的事情来,也不应该怕孩子做不好事情而剥夺了孩子想做事情的愿 望。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导读 保教常规中有一块关注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 相信我们各位老师看了以 后一定对幼儿一日活动计划的制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自由发言) 洪燕教师还需要教育孩子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这样即让孩子学会自我保 护,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幼儿安全教育。 高俊英教师要留给幼儿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发展幼儿的自我个性。做到
主题明确、方案具体、讲究实效、或者在活动前做好知识、经验和活动材料的准 备。 王志华活动计划的指定是贯穿幼儿的活动的很重要,只有指定活动计划, 教师才能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所需的物品,且作为教师做好课前准备等。 想要让活动生动吸引幼儿,
活动前的材料准备致关重要。 谢建丽首先教师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环境方面、另一方面 是提前写好教学预案、三是活动要以游戏形式为住。四是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坐 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吴春燕看了保教常规中的这一条,我把我的理解和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以上这一条就是我们努力在做的,并正想方设法地去做得更好。我们每天面 对的就是一幼儿,幼儿在园的点点滴滴都应该被我们所关注。每个幼儿都有自 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让幼儿在园能主动积极 地学习,并收获各种有利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有收 获的。
(四)研讨活动怎样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高俊英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 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 洪燕通过同伴比赛,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谢建丽谢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采用多种 形式,形象的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劳动技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运用游戏法,激发孩子兴趣。 吴小结
放手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利用游戏活动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
经常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的自理能力。
给幼儿正确引导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利用区角活动加深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园密切配合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五)近期工作
做好半日教案设计准备工作,下周准备试教。
做好迎新年幼儿讲故事比赛的准备的工作。
品牌活动。 主持人 谢谢各位老师的参与, 也感谢大家踊跃发言,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研讨到这里。
小班段 二○○九年十二月
幼儿园小班教研活动记录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教研活动时间2xx年2月25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
参加对象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
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可以同他们一起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
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后来经过幼儿自己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角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如此轻松的引导可以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就拿角游戏来说吧,教师可以以一种角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通过教师与幼儿、角与角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可以让幼儿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
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一定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形成也并非难事。
2020年的愿望的说说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
后记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为了便于整理,我们将相同的观点收集在了一起。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幼儿园小班教研活动记录 小班教研活动记录内容
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将开展园园行教研活动,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它让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一个主题,或针对一个问题,大家先各自收集资料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继续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好模仿的心理特点,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是小班学期中的重中之重。于是我们选择小班常规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园园行研究活动。
一、研究主题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二、研究目的
1、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激发小班组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互相协作,为教育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