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馆建筑变形记]美国驻华使馆
[美国驻华使馆建筑变形记]美国驻华使馆
    美国使馆是美国的象征,使馆本身就成了文化广告或者宣传工具,反映了建筑理念和政治追求的结合。因此《新闻周刊》首席政治记者霍华德?法恩曼称,“没有比建造使馆更重大的政治活动,也没有比使馆更为复杂的建筑。”同样的美国驻华使馆建筑不仅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凝固的历史,尽显了美国政府何以凭着钢铁与石头在沉浮衰荣中尽展美国的形象。
    (小标题)别了,司徒雷登
    1883年,被誉为美国“出的外交官和全权公使”的卢修斯?富特携夫人和少量随从抵达首尔赴任,成为首位在首尔设立官邸的西方外交官。如果指望美国国会来为其购买官邸,他无疑将大失所望;他当时只能租房而居。富特年薪为5000美元,房租、支付秘书及翻译的薪水以及其他公使馆的总开销是3000美元。
    富特并非例外,众多曾在美国建国初期就职海外的公众人物,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托马斯?杰弗逊这类美国国父级别的人,虽然身为外交官,但没有美国政府提供的官邸,只能靠租房来满足生活所需。
    随着贸易的扩展和保护美国传教士的双重需要,美国政府开始为驻外使节在远东地区购买和租用官邸。到1895年,美国政府已经在东京和厦门拥有房产,但都不能长久适应外交机构的需要。这处位于鼓浪屿三明路26号的美式建筑历经同治、光绪、宣统3个皇帝和军阀混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领事馆被日军封闭。战后约于1948年,美国政府派人来厦办理结束馆务手续,厦门的美国领事馆借给菲律宾驻厦门领事馆使用。如今这座美国式建筑已成为中国外事部门开设的宾馆。
    1910年,美国贸易利益已遍及全球,却只在四个首都(君士坦丁堡、北平、东京、曼谷)和摩洛哥普通城市丹吉尔拥有外交建筑。而这其中,只有君士坦丁堡和北平的外交建筑被认为是足够气派的。
    当时尚无普遍认可的使馆建筑原型,古典形式便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这座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3号的美国使馆建于1903年,现存主楼1栋,配楼4栋。主楼为双层木结构建筑,外墙用石作墙角和窗罩,大门用壁柱和山花作门罩,檐上作女儿墙。北平公使馆由美国政府任命的建筑师设计并亲赴现场监督施工,用于建设的绝大部分材料由美国进口。
    当时的驻华公使保罗?雷斯池评价这座建筑“简单而不失气度,是庄重的殖民时期文艺复兴建筑形式,建筑内部将官方活动需要的宏大空间和家庭生活需要的休闲环境令人钦佩地结合了起来”。对此雷斯池感激不尽,要知道当时许多美国外交官除了旅馆外无处可去。
    除了北平,当时最受外国人关注的城市是上海。在1916年,美国人把上海描述成“东方伦敦”,国会迫切需要在那里购买房产。在参议院未能通过上海项目的拨款之后,国务卿罗伯特?兰辛恳求要让美国在上海拥有总领馆、领事法庭和其他政府用房,强调美国是唯一在上海没有永久而又合适的领馆建筑的大国。兰辛指出,美国政府当时租用并且可以购买的外滩的房产将于1916年7月到期,而它很可能落入他人之手,“这个结果不仅将让领馆和领事法庭颜面扫地,更为严重的是,将影响到美国同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领事馆大使馆    很快,国会为上海项目拨款35.5万美元,以便能在1935年在重要地区建设一座雄伟领馆可以“展示美国的建筑业、制造业和设备”。不过中国形势也已发生变化,1928年,美国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无论是否在上海拥有显赫的领馆,美国人都无力影响中国日趋恶化的国内形势。1936年,上海项目被无限期推迟。
    1936年9月,美国政府任命詹森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大使馆设在南京的上海
路82号。1937年11月,国民重庆,大约一年后,美国驻华大使詹森率美国驻华大使馆人员迁渝,在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位于渝中区健康路1号。
    重庆的大使馆建筑坐西向东,仿巴洛克式砖木结构。二战结束后,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接替詹森。美国大使馆迁到南京的西康路。西康路美国大使馆馆舍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相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依山坡地势而建。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美国大使馆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国拒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领导地位,最后被关闭。司徒雷登灰溜溜地回到美国。如今,这座使用时间不长的美国大使馆外貌依然,而内部结构经过改造,成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又称西康宾馆。
    (小标题)使馆建筑融入当地
    1973年2月16日,基辛格在与周恩来在会谈中提出设立一个固定接触点的好处,并表露美方建议中美双方互设贸易代表处。那一天,周恩来不仅迅速接受了设立联络处的方案,而且在稍加思索后主动提出,希望双方设立的联络处具有外交规格。1973年,美国在北京
建立了对华联络处,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中国的最后一个领事馆关闭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外交机构。
    从1950年到1972年,中美之间缺乏外交联系,在中国领土上没有美国使馆建筑。而这段时期,正是美国使馆建筑全球扩张的阶段。二战结束后,美国意识到了其巨大增长的全球利益,也就是在那时有了大规模进行外交建筑项目的资金。
    这一时期,美国使馆人员膨胀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央情报局特工的加入。二战期间很多间谍人员在使馆中活动,但是战争结束后,对情报的需求并未停止。随着约翰?杜勒斯和他的弟弟艾伦?杜勒斯分别掌管了国务院和中情局之后,这两个部门的合作达到了顶峰。比如1954年,仅仅在伦敦,就有400名中情局在使馆开展工作,此外还有38人持有外交护照,并且拥有使馆的在编职位。
    间谍活动对使馆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尖端通讯设备使用的不断增加,要求建设规模更大、设计更复杂的使馆。为了保护机密的政治活动和用来收集、储存、传递机密信息的新通讯装备,使馆也需要一些机要区域。这些区域必须经过特殊设计、隔音、温控和通道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在美国的大不里士使馆,建筑师巴恩斯参考伊朗风格设计了精巧的拱形
吊顶,但室内声学效果极差,1965年的大使卡特勒说,低声商谈的外交机密在30英尺外都可以听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