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摘要: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研究这一区域,无论是经济还是旅游竞争力方面。合理地设计评价理论和科学地评价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力比较、现状问题分析的前提。本文在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的选择的基础上,综合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旅游业的现状,对其进行评价。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 区域旅游竞争力; 评价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而在中国,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可以说是一片神奇的区域空间,所以,对长三角区域的旅游竞争力的科学评价与分析,对于该区域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部分 对区域竞争力的看法以及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概念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强,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中国,长三角区域可以说是全中国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旅游业,这一神奇的区域都是全国乃至全球最活跃的城市圈之一。长三角区域这是一片神奇的区域空间,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这个区域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4%,但是创造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1%。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有10个来自长三角地区南通周边城市旅游景点。所以在本文中,我就将对长三角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及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区域旅游竞争力是某个区域的旅游业在与其他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别优势和地区综合素质。而长三角区域的各个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苏州、南京、无锡、扬州、常州等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
第二部分 分析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影响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关键的因素
一、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1、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家图于181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并不是决定成本,而是相对成本,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彼此之间的互补。此后,比较优势学说经过赫尔歇尔、俄林、弗农等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决定比较优势的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和资源等传统要素,资本、知识、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新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竞争优势原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传统经济理论的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不能说明产业竞争力的来源,进而他于1990年在资源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指各国或各地区相同产业在同一国际竞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市场竞争能力。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竞争条件)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机遇)。四个因素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构成“钻石模型”[2]的主体框架,四个因素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
二、影响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关键的因素
1、区域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是旅游产业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力、客源市场竞争力以及产业效率。
2、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该因素从旅游吸引物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方面展开。
3、区域旅游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支撑作用,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由基础设施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人才本体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构成。
4、区域旅游业制度竞争力
  反映一个区域政府管理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指标,主要有法制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能力竞争力、体制创新力以及区域文化影响力等。
第三部分 重点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情况
目前全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一般都在沿海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但是相对来说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实力以及潜力是最强的。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长三角”,是指由江浙沪15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它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面积77800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2.2%,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10.4%,但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这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就是说,长三角的主体区域应该是江浙沪两省一市。因此。我们所说的“长三角”就是指以江浙沪两省一市为主体的区域空间。
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旅游是非常发达的,每个省市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来吸引各地的游客到这里来旅游。而这些游客不仅包括考察旅游、商务旅游,还包括观光、休闲、修学旅游等。因为这一区域的经济比较发达,而且是投资热土,旅游资源也相对丰富,如园林、上海的都市游、山水游和各种专项旅游等。下面我就对上海、江苏、浙江的各个主要城市的旅游资源和竞争力进行分析。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曾占尽江南风光。南京历史悠久,除带给南京人明故宫—朝王宫、总督府、中山陵、雨花台外,也遗留了南唐遗迹、玄武湖等一大批历史文物。最近山西平遥古城的倒塌,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环境下文物保护的担心。但古城南京人却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南京的房产商早已默认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旧城改造中涉及文化遗迹的,必须统筹打包,同时担负起部分恢复或改造历史遗迹的社会责任。南京将博爱之都定位为城市旅游新形象,表达了宽容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现在南京就把它作为南京旅游的宣传口号,体现了南京人豁达开放的胸怀和热情好客的民风。所以总的来说,南京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所以相对来说旅游竞争力还不错,但是其综合发展潜力在长三角诸多城市排名中并不靠前。
苏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古镇、古村落、古典园林、古建筑,14平方米的苏州古城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著名古城。所以在苏州的发展中,始终回避不了一个问题,就是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古镇、古村落、古典园林、古建筑的保护等等。从另一方面来讲,苏州的确是旅游的好地方,所以才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美誉。苏州最吸引人的景点就是苏州园林、寒山寺、虎丘等,现在又多了一个沙家浜和周庄。总的来
看,苏州的旅游还是以园林和江南古镇为主。苏州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经济也很发达,在长三角诸多城市中,排名在前。它可以说是在长三角的所有城市中继上海之后的第二个投资热土。所以,苏州的旅游竞争力是很强的,而且其综合发展潜力也相对较强。
无锡的旅游是以自然景观、山水观光为主,而水浒城、三国城、灵山大佛等也是建立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如今无锡政府把无锡旅游资源加以整合,内容也更加丰富。比如环湖的度假游,城市的文化游,还包括江阴的工业游,宜兴的生态游等。以前无锡的旅游只集中在太湖边的风景区,现在无锡已经把游客吸引到城里来,所以在建设中,他们把更多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挖掘出来,对外开放。像清代外交家、思想家薛福城的故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民居,体现了清朝和民国转型期间的建筑风貌。现在,无锡把“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打造生态型的卓越美丽的湖滨城市”为目标。
常州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旅游景点建设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所以它与无锡、苏州相比,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并无优势可言。但常州选择了一条扬长避短的道路,打造出一批新的名牌旅游项目。常州目前正大打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打响“中国龙城”的旅游名牌。中国恐龙园是长江三角洲唯一的恐龙主题公园,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恐
龙园尤其唤起了众多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常州已经拥有以下旅游区: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以天目湖为代表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以茅山为代表的茅山风景旅游区,以恐龙馆为代表的现代休闲旅游区等。
杭州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一方面得益于优美的自然环境,特别对上海客人来讲,整天在大都市里面,能到一个生态环境优雅的地方观光旅游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另一方面,杭州的风景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200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对西湖周边景点实行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开发,充分考虑了杭州西湖的文化品位建设,包括历史典故的挖掘: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严禁在西湖景区六个乡镇发展工业,只集中发展旅游业,而且杭州还提出了“旅游西进”工程,其目的就是建设大杭州,使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扩散到西湖景区之外,向大杭州的富阳、桐庐、千岛湖区域延伸。
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被誉为“东方巴黎”,它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从古到今都有。古有豫园、城隍庙、外白渡桥,今有上海科技馆,金茂大厦等,但是上海的旅游最吸引人之处还是它的都市游,所以上海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第四部分 以创新理念发展长三角区域旅游
旅游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长三角区域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区域联合的优势产业,在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旅游产业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发展长三角区域的旅游,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1、跳出传统旅游,立足现代旅游
  传统旅游是资源导向型,即有什么资源开发什么产品,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遗址成为游人访问的主要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游山玩水”式的传统旅游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的新需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现代旅游应运而生。所谓现代旅游,是为适应现代旅游消费要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产业业态,其核心是以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中心进行旅游的资源配置、旅游的产品开发、旅游的行业管理、旅游的企业组织和旅游的相关配套。现代旅游产品更多是一种带有娱乐性和体验性,属于创意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
  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仅仅依靠传统的观光类旅游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跳出传统旅游,立足现代旅游,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产品。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现代旅游类型按地理区域划分,有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包价旅游、自助旅游等;按旅游方式划分,有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海上巡游等;按活动内容划分,有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疗养旅游、探险旅游等;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务旅游、社会旅游等。 这些大部分是目前中国旅游业的主导旅游产品,而有些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产品趋势。
2、跳出旅游景区,立足城市旅游
   世界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霍尔的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业是国际大都市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要跳出“旅游就是建设景区”的误区,立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建设,确立“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战略,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功能的提升,促进区域的整体转型。
  一是在城市规划中强化旅游功能,把城市本身作为景区来规划和布局。二是在新农村和新城镇建设中强化旅游业功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旅游增加新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长三角区域经济相对发达,而且有很多富裕的农村,如江苏的华西村,萧山的航民村,奉
化的滕头村,杭州的梅家坞。而且现在,这些农村也在大力发展旅游。华西村是中国第一村,很多游客去那就是为了看他们那里的房子。滕头村是全球生态村,去那就是为了欣赏良好的生态环境。梅家坞是产龙井茶的地方,在那可以品龙井茶,看采茶表演。所以说,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他们就是用这些独特的地方去吸引游客。三是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中预置旅游业功能。据了解,在2007年底举行的一次会议中,浙江省交通厅代表三省市专题组汇报的《长三角都市圈高速网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展现了大交通规划的成果。在这一《方案》中,至2020年,将有14个城市纳入核心城市上海的“3小时都市圈”内,中心城市沪、宁、杭、甬之间实现3小时互通,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间可以1日往返。长三角都市圈的骨架路网将形成“十横七纵”布局,总长5501公里。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主要城市间还有591公里环线和若干联络线。浙江至上海的高速公路接口将由现在的1条4车道增至4条共28车道,上海至江苏将由现在的2条8车道增至6条共38车道,浙江至江苏将由现在的2条8车道增至5条共28车道。至2007年底,长三角高速公路基本成网,四大中心城市间的主通道初步形成。长三角区域的大交通,使长三角“一日都市圈”指日可待。另外,在这区域内还将有更多的高星级酒店以及景点出现。这些都将推进这一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