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的测量微课实录(邸薇)
降雨量的测量
一、微课实录
(一)微课导入
动态呈现暴风雨的形成过程,展现天空中云层里的水以降雨的形式回归到地面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了解到降雨是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水在自然界中循环。天空中云层里的水以降雨的形式回归到地面。降雨,是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气象站实地访谈
教师带领同学们参观气象站,访谈气象员观测员。
教师:你知道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测量降雨量的吗?那么,你知道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测量降雨量的吗?
视频实拍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引领同学们来到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到了鄞州国家气象观测站。
视频环视气象站内各种气象观测仪器
教师:走进气象站,哇!这里的观测仪器可真不少!
视频聚焦雨量器的构造。展示雨量器的外形和标牌说明。
教师:瞧!这就是雨量器!雨量器的构造是怎样的?如何使用呢?气象站的观测员许叔叔为我们做了介绍。
气象观测员:原来,雨量器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金属筒,起保护作用;里面有一个集雨漏斗,和一个储水瓶。下雨时,雨水就是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的。测量时,使用特制的与雨量筒配套的量杯,将雨水倒出。
观测员介绍雨量器的使用和读数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气象观测员:读数时,眼睛的视线要与水平面的最低处保持平齐。一般是每天晚上的20点测量一次,所测得的雨量筒中所有积水的高度,就是一天的降雨量。
(三)学生制作雨量器
视频演示: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雨量器的过程。
教师:知道了雨量器的工作原理,让我们回到家中,用这些简单的材料,自制一个雨量器吧!
(四)对比模拟实验
照片呈现小方同学制作的圆筒形雨量器。降雨量怎么测量的
教师:看!这是小方做的雨量器。
照片呈现小亮同学制作的圆筒形雨量器。
教师:这是小亮做的雨量器。它们在同一次降雨中,放在同一个地方,所测得的雨量大小,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我们可以用喷头里喷出的水来模拟下雨。首先,把水龙头打开,将喷头调整到呈均匀的水柱。并排放好两个雨量器。距离雨量器大约一个人的高度,打开水龙头,将喷头移至量杯口上方。注意:使两个杯口都能同时笼罩在水柱之下。模拟降雨的过程,一段时间后,将喷头移开,再关闭水龙头。看,两个雨量器里都接到了雨水。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两个雨量器中雨水的高度。
照片呈现两个雨量筒中水面的高度。
教师:经过读数,我们发现:这两个口径大小不同的直通型雨量器中所收集到的雨水高度是相同的,都约为20毫米。
视频呈现实验结论。
教师:你也可以再多试几次。通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直筒形的雨量器,虽然口径不同,但它们所测得的同一次降雨量都是相同的,用收集到的雨水高度表示,单位是毫米。
照片出示学生制作的两个不同形状的雨量器。
引导学生用视频中呈现的比较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试试其他不同形状的雨量器能否测量降雨量。
教师:这是小叶和小明做的雨量器。它们都不是圆筒形的。请你用类似的方法,回到家去试一试:这两个不同形状的雨量器和直筒形雨量器所测得的降雨量一样吗?谁把值测大了?谁把值测小了?为什么?聪明的你,亲自动手试试看吧!
()新式雨量器介绍
视频呈现气象站观测员介绍新式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
气象观测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雨量器也在更新换代。鄞州气象站的许叔叔还向我们介绍了目前正在使用的翻斗式雨量器。这种雨量器在接到雨水之后,通过每一次漏斗的倾倒,把数据直接传送到记录器上,记录器会自动把降雨量记录下来,方便而准确。
(六)结语
视频呈现鄞州气象站在电子显示屏上对外公布的生活气象数据,暗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气象知识。
教师:学习了关于降雨的这些知识,你一定也能在生活中,寻到更多的关于水的秘密吧!
二、微课评析
(一)背景说明
设计、制作微视频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何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突围课堂教学的局限。因
此,在课堂中能够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应尽量少地呈现在微视频中,不能用微视频简单替代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基于这样的考虑,《降雨量的测量》一课的微视频拍摄,着力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雨量筒为什么都采用圆筒形的容器,口径的大小并不影响雨量器的测量结果;气象站的测量员是如何利用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雨量器又有怎样的发展等问题。
(二)重难点突破
1.雨量器对比实验
《降雨量的测量》一课中,教学的难点在于:虽然之前有制作雨量器的教学环节,但是学生在做过之后,还是很难理解雨量器能够测量和表达降雨量的道理。学生还存在着这样的疑惑,如:
疑惑之一:降雨量的单位是什么?
很多学生还是会认为单位是毫升,为什么是高度单位,而不是体积单位?为什么降雨量是用雨水的高度表达的,而不是用体积来表达的?所以,对于判断题“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仍有同学认为是对的。
疑惑之二:雨量器可以用不同形状的杯子来测量吗?
有些同学无从判断,所以对于判断题“无论什么形状的透明杯子,都可以用来做雨量器的刻度杯“,仍有同学认为是对的。
疑惑三: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降雨量有影响?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雨量可以吗?以往上课的时候,老师可能会用画图的方法(如图),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很抽象。甚至我们会用计算的方式(如图),但是,四年级学生还没学过体积计算公式。
综上分析,“同一区域,同一次降雨中,单位面积上对应的降水的体积是相当的”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很难理解的。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呢?可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口径不同的两个直筒形杯子,对比在相同时间内,模拟同一次降雨过程中所测得的降雨量。对比实验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雨量筒在测量降雨量时,与它的口径无关;所测得的降雨量是降水的高度,而不是降水的体积。
2.走进气象站
真实的气象站里雨量器是如何测量降雨量的?与我们自制的雨量器有什么不同?走进气象站去亲眼看一看,这也是本微视频给实验课带来的优势所在。
疑惑之四:在教科书中只有一张照片:测量员右手拿着储水瓶,与左手拿着的量筒口径不一样,量筒里的雨水高度肯定和储水瓶里的高度也不一样;而且,学生认为,用量筒读出的应该是雨水的体积。
在微视频中,采用实地考察与访问的方式,为同学们释疑:原来,测定降雨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金属筒,里面有漏斗、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去除,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直接读出的刻度(毫米数)就是降水量。
拍摄时,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讲解,学生就能清晰地掌握雨量筒的工作原理。
(三)知识点思维导图
(四)微课应用
本微课主要包括气象站雨量器的结构和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雨量器的发展,用模拟对比实验探究和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微课中带领学生去气象站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气象观测员向大家介绍雨量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易雨量器的制作;引导学生进行直筒形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探究实验,并要求学生进行家庭拓展实验。
宁波市实验小学  邸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