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159道判断题
1、生态农业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传递与利用效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2、在农田中,用黑光灯诱杀害虫,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的害虫或者用性外激素干扰雌雄害虫间的交配,利用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控制害虫的数量,均属于生物防治。
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4、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6、被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呼吸消耗量,粪便量,生长量、发育量和繁殖量,遗体和残骸量。
7、在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越利于能量流向该生物。
8、食用菌利用了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9、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上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的能量为a,被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b,则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率为b/a*100%
10、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 可能出现反例。
11、碳在生物落和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落了。
12、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13、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寄生生物  腐生生物  绿植物  硝化细菌
水    温度    阳光      无机盐
14、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
1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
16、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消费者和分解者由异养型生物构成。
1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18、在农田中杂草和农作物均属于生产者,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19、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0、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
21、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它动物捕食的动物。
22、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23、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中,有些生物的数量增加,有些减少是由于捕食者对被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24、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鱼、水草构成了鱼缸生物落。
25、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6、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它们属于竞争关系。
27、环境条件变好时对植物落结构的影响是层次不变,层次结构复杂。
28、森林植物的分层有对光的利用有关。
29、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30、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31、落演替的过程是低等生物演变成多种高等生物的过程。
32、在一片森林中始终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等植物,因马尾松数量的增加,其与山毛榉间将不再存在竞争关系。
33、影响高山植物落和海洋植物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均是光照强度。
34、以下生物的种密度分别用何种调查方法:
①大雁②大肠杆菌 ③白桦树④作物植株上蚜虫 ⑤跳蝻   
35、样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调查种的数量(密度),也可以用来调查种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落中种间的相互关系等;调查时选取的样方可以是一个平方米,也可以根据调查对象作调整。五点取样与等距取样的实质在于随机取样。
3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37、种密度是种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影响
种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38、年龄组成是通过预测  的变化,进而预测种密度。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  的变化,进而预测种密度。
39、种密度对推测种数量变化影响不大。
40、种数量的两种增长模型中,增长率不变的是  型,增长速率不断增加的是    型,增长率不断下降的是    型,增长速率先升后降的是      型。
41、种J型增长的条件是?
42、在  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      ,称为          ,又称K值。
43、自然界中的种均会达到K值。 K值大小由环境决定,无机环境不变,K值就不变。
44、在种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1/2K值时种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的增长速率为0
45、种增长速率最大时的种数量即为该种的环境容纳量。
46、当种数量达到K值后,种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47、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并且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48、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措施有减少环境阻力,减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49、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属于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    ,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50、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5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52、生物多样性有着三个方面的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际意义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3、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保护森林;保护海洋
必须禁止乱补乱捞。
54、以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分别是:
55、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植物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植物激素在失重的条件下不能极性运输。
56遗体残骸是什么意思、使同种植物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应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是相同的。
5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58、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芽对生长素最为敏感。
59、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60、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素的合成。
61、以下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有:
①顶端优势  ②水平放置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③水平放置植物的茎向上生长    ④扦插枝条生根
62、在探究某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浓度的实验中,单一变量是NAA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枝条生根数量。
63、在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中,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64、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且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65、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包括?
66、赤霉素不仅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还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与果实的发育。
67、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68、由植物体      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作用的        的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69、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物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70、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以及免疫活性分子组成,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分子。
71、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和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
7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3、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74、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B细胞  ⑤记忆T细胞  ⑥浆细胞  ⑦效应T细胞  ⑧抗体  ⑨淋巴因子
(1)以上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2)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3)不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是: (4)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5)浆细胞的作用是:
75、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76、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来自于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77、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
78、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免疫反应,而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79、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80、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             
81、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82、HIV主要攻击      细胞,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是?
83、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
84、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记忆细胞。
85、在研究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实验中,若实验组给小鼠注射含有甲状腺激素的葡萄糖溶液,则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若实验组灌胃一定量的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则对照组应灌胃等量的蒸馏水。
86、利用小鼠做激素功能的实验时,给小鼠额外补充激素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用注射的方式,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除了通过注射的方式外还可以用口服(如饲喂、灌胃等)的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