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西安“回坊”记
东罗马西长安连起了古丝绸之路的两大起点,贯通了欧亚大陆个民族和大融合,今天在西安回坊就是这段辉煌历史最好的见证。
“坊”是汉唐时期的一种地域名称,“回坊”顾名思义就是回族聚集区。在西安明城墙内西起贡院门、东举院巷,东至鼓楼北院门、麦见街,南起西大街北至宏府街的一隅,聚居着约30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这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 登上西安鼓楼向西北方望去,可见建造于元明时期的化觉巷大清真寺。在那八角宣礼楼顶部一弯金新月的映衬下,散布着大大小小十几座清真寺和各式各样伊斯兰风格的角楼。绿树掩映的街道上,许多戴白帽围着盖头的回族男女同胞以及随处可见的阿拉伯文件张贴画分外引人注目。
回族饮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叶,从陆路来到长安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他们在经商的同时,自然也带来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的清真菜点。这些回族先民按照他们原来的饮食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今天西安回坊独特的饮食、风俗、方言习惯。
西安回族方言是以汉民族语言的关中方言为主体,吸收了其它民族语言和外来语,汇聚凝结而成的一种特殊方言,主要通用于西安回坊回族内部。西安回坊方言之所以为关中方言的一个特殊分支,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西安回族特,语言中保留着回族形成初期使用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大量词汇,还有一些维吾尔语、古代白话等词汇、构词,语音方面也有别于关中方言。例如:
“哈瓦尼劳叨,说着不听,伊纳儿行匪,还不克里马扎切来!”
不是西安坊上回族一般很难听懂这句话。其实,这是西安坊上回族家长教育小孩时极普通的一句话,意思是“小家伙真调皮,说你不听,光要淘气,赶快起来!”这句方言的词汇来源很复杂,“哈瓦尼”是阿拉伯语原意是“动物”,这里引申为“小家伙”、“小鬼”;“劳叨”是波斯语,意思是“滑稽、调皮”;“伊纳儿”则是维吾尔语“又、偏要、光”的意思;“行匪”是西安方言惯用的一个古汉语词汇,本意是“干不该干的事”,这里指的是“淘气”,“克里马扎”是蒙古语,意思是“迅速、赶快”。
西安坊上回族常用方言词汇六百多个,保留了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以及古汉语大量词汇。回族是由宋及元初进入我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细亚各族人民,以及唐时来我国经商而留居下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等,长期杂居共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西安回族的形成也大致如此。西安是关中地区自古以来的重要城市,是沟通中亚交通丝绸之路的起点。据《唐六典》、《册府元龟》《续玄怪录》等书记载,唐长安与阿拉伯、波斯往来频繁,之后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世代留居中国,波斯人李原谅还在唐朝做官。十世纪起,我国辽、金、夏、蒙古与北宋、南宋先后对峙,中原地
区战乱频仍,交通阻塞。阿拉伯、波斯、中亚细亚的很多穆斯林商人、学者,本是由丝绸之路经长安,却被阻滞于此,后来不少人便留居下来。从1219年成吉思汗率二十万大军西征,到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蒙古贵族先后征服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致使大量被征服者迁徙到东方来。由于东西交通大开,不少穆斯林商人也自愿来到中国经商,其中有一些穆斯林来到长安。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欧洲封建主的十字军东侵,迫使阿拉伯、波斯、中亚等穆斯林迁徙、流动更为频繁。这时来我国的穆斯林人数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很多穆斯林定居长安及其附近。元代官书把这些来我国的穆斯林称为“回回”。久之,回回中间不同民族的区别逐渐消失了,同时,又融进了回纥、蒙古、汉族等。元代初年,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阿拉伯人、波斯人是回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共同语言尚未形成之前,元代回回人多以阿拉伯语、波斯语为通用语言。
因此,元代回族同时使用阿拉伯和语波斯语,彼此交替互用,并不影响社会交际。至今保留在西安回族方言中的一部分词汇,既是阿语,同时又融入波斯语,如“哲瓦卜”(答复),“嘿俩夫”(矛盾、分歧),“夫路斯”(货币),“尔格立”(智慧),“贡窝梯”(力量),“索莱梯”(面容、形象),“迈格素德”(目的)等。
中国是以汉民族为主数千年来繁衍生息的地方,在长安人口尤为集中,元代回族内部虽通用阿语、波斯语,尽管人口数以万计,但毕竟少于汉族,要与汉族杂居交往,语言不通,必然给生活、生产交流带来许多不便。正象回族经济生活受汉族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影响一样,在文化生活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接受汉族的影响,要站住脚,谋求发展,学习汉族文化,适应汉族社会生活,对当时回族来说已是势在必行。回族是一个富有智慧善于学习的民族。回族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跟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只有这样,才能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元代就出现了众多享有盛誉的回族汉学家、书法家、国画家和诗人,如高克恭、赡思、萨都剌、伯笃鲁丁等。长安回族在初学汉语时,还不能精通地辨别词义,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自造词汇复式词前后语素颠倒等现象,如“该来”(应该),“任便”(随意),“路道”(道路),“求祈”(祈求)等,由于世代相传,已约定俗成,这些词汇至今仍在西安坊上回族中使用。
约在明代中期,即十五世纪中叶,在西安出生的回族的子孙后代,由于逐渐不通阿拉伯语或波斯语,便完全通用了汉语但是还延用了大量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等民族的词语至此,西安坊上回族方言也就正式形成了。
如今的西安坊上回族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西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俗称的“回民街”。街区内为仿古明清建筑风格,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晚上的回民街有着与白天不同的精彩,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人多时不光店里人满为患,连店门口也会摆满桌椅。烤肉串、涮牛肚的烟火在不甚明亮的灯光下弥漫整条街,熙熙攘攘的人都是边逛、边吃,看到小摊上中意的东西就和摊主还还价。还可以到鼓楼广场的座椅上歇歇脚,看卖风筝的小贩把数十米长的风筝一直放到马路对面的高楼顶上。一切都充满真实热闹的生活热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