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名故事罗坊镇-新余红⾊⽂化的摇篮
罗坊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明村镇,省级⽣态乡镇。位于新余市渝⽔区,袁河中下游,距渝⽔区⼈民政府22千⽶。
坊因“罗⽒”两兄弟开⾖腐作坊⽽得名。得名后沿⽤⾄今。
始建于北宋天宝元年(968年)。1949年7⽉14⽇新余县解放后,设罗坊区罗坊乡、⽔东乡,1952年改设罗坊区罗坊街和⽟桥、楼下、槐江、⽕⽥、雷⼭、团结、张家、暇邨、板桥、后塘、燕⼭、刘家、北岗乡,1956年撤区并乡,设⽴团结、罗坊、北岗、张家乡。1957年,压缩乡,设⽴罗坊乡。1958年,撤乡改社,成⽴罗坊⼈民公社,1960年9⽉,撤县设市,设⽴罗坊区罗坊、北岗、板桥、彭家、东边⼈民公社。1963年7⽉、撤市复县、撤销罗坊区,⼈民公社复归新余县管辖。1966年,公社规模调整,改设罗坊、北岗、彭家⼈民公社及南英垦殖场。1968年,公社规模再次调整,设罗坊⼈民公社、南英垦殖场。1972年,再次设⽴罗坊、北岗、东边⼈民公社及南英垦殖场。1983年7⽉,撤县复市,同年10⽉设⽴渝⽔区,属渝⽔区。1984年3⽉,撤社改乡,分设为罗坊乡、北岗乡、东边乡。1987年3⽉,南英垦殖场改设南英乡。1988年12⽉,罗坊撤乡建镇,2001年11⽉,南英乡并⼊罗坊镇,2003年10⽉,北岗乡、东边乡并⼊罗坊镇。
罗坊为千年古镇,新余红⾊⽂化的传承地,历史悠久,⼈杰地灵。境内共有⽂物点108个,其中“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会旧址”列⼊国家重点⽂物保护单位;“棋盘⼭遗址”、“傅抱⽯故居”列⼊省级⽂物保护单位;“打⿎岭遗址”、“刘家⼭遗址”、“将军府”“红⼀⽅⾯军总部旧址和朱德同志旧居”、“罗坊会议纪念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曾⼭旧址)”等6处列⼊市级⽂化保护单位。挖掘和整理了26项⾮物质⽂化遗产。罗坊为新余市红⾊⽂化的摇篮,1930年10⽉下旬,⽑泽东,朱德率红⼀⽅⾯军总部进驻罗坊院前村,同年10⽉25-30⽇,⽑泽东在罗坊院前村主持召开了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委的联席会
议,史称“罗坊会议”,会议纠正了李⽴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了“诱敌深⼊”的战略⽅针。罗坊会议统⼀了红军和江西省的思想和⾏动,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和⽑泽东思想的形成及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起到了⼗分重要的促进作⽤,为巩固井冈⼭⾰命根据地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议期间,⽑泽东还与8名前来参加红军的兴国籍农民召开了为期⼀周的座谈会,并写下了《兴国调查》光辉著作。⽑泽东、朱德等⽼⼀辈⾰命家早期在罗坊的活动,为新余⼈民传承了红⾊基因。“罗坊会议纪念馆”已列⼊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坊名⼈辈出。张春发(1843-1915年),字兰陔,罗坊堆上村⼈,清末名将,头品武将,敕封建威将军,历任⼴西、云南,湖北提督军门。傅抱⽯(1904-1965年),字庆远,罗坊北岗章塘村⼈,著名国画家、⾦⽯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1960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其代表作为《江⼭如此多娇》等。
交通便利,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沪昆铁路、沪昆⾼速公路、国道樟树-分宜公路在境内通过,省道南安-罗坊公路,以罗坊为起点,袁河途经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坊会议纪念馆;有清朝名将张春发的古宅第;有著名画家傅抱⽯的故居;四⾯环⽔、环境幽雅、风景秀丽,颇有神话⾊彩,极其开发潜能的绿⾊家园—⽉亮岛;有千亩荷池,千头养⽜牧场,⽵⼭千亩苗⽊花卉基地等观光型现代化农业⽰范园;有保存较好的明清赣派建筑-暇邨村。暇邨村列⼊省级历史⽂化名村。罗坊湖头村为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