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人口最多的姓氏---‘蔡’
福建省石狮市人口最多的姓氏----‘蔡’
祚石狮一路上 蔡家论坛 
溯    源
出自姞姓,为黄帝后裔。相传黄帝有4妃10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三妃为彤鱼氏;最小的妃子名嫫母。4个妃子共生有25个儿子。《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葳、僖、姑、儇、依是也。”据《潜夫论·志氏姓》载:“姑氏封于燕……姑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后来,黄帝之后姑光的后裔姑伯,建立南燕国(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45里处,小地名“城上”)。唐代著名古籍专家孔颖达称:“南燕国,姑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也。”汉代学者应劭作《风俗通义》校:“南燕,姑姓之国,黄帝之后也。”这一支蔡氏称为姞姓之蔡。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后裔。《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五子叔度生蔡仲,受封于蔡,后为楚所灭,后裔以国为氏。”叔度,即姬度,是周文王的第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同胞弟弟。周武王灭商后,分自己的8个兄弟。姬度受封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并以辅佐为名,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纣王之子武庚,称为“三监”。灭商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故,13岁的姬诵继位,即周成王,由他的叔叔周公旦摄政。管叔鲜、叔度、霍叔处3人不满周公旦摄政,四处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旦有野心想篡夺王位,疑周公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作乱。周
公奉成王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降霍叔为庶人,永不得入皇室;放叔度,给车10乘,随从70人,迁徙郭邻,叔度迁徙中病故。叔度之子名胡,率德驯善,举为鲁国卿士,鲁国大治,由于蔡仲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于蔡国,以奉叔度之祀。春秋时,蔡国受周边强大楚国逼迫,多次迁移。蔡平侯时迁都至新蔡(今属河南省),称上蔡。昭侯时又迁至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称为下蔡。蔡国传23代,历26君,立国600多年,至战国东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攻灭,后裔散居楚(今属湖北省)、秦(今属陕西省)、晋(今属山西省)、齐(今属山东省)等国,以国为姓。最早有一些蔡氏是用复姓的。据《元和姓纂》载:“蔡叔度之子蔡仲名胡,其后有蔡仲氏……”战国有赵国的将领蔡仲其。《姓氏急就篇》也收有蔡丘。后世把这些复姓都与“蔡”姓混而为一。
少数民族改姓。战国时,高蔡国的蔡姓族人,后来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人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的蔡氏先民。
在北宋时,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朝,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匾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
入    闽
东晋司徒蔡谟之子蔡系入闽为邵武县令,是见诸文字的福建第一个蔡氏人物。
唐永徽年间(650—655年),蔡尊师居南安。《新唐书·艺文三·蔡尊师传》注:“名南玉,字叔宝,宋祠部尚书廓七世孙,历金部员外郎,弃官人道,大历中卒。”《南安县志》载:“蔡尊师,蔡如金,字叔宝,俗称蔡仙公,其先会稽人,系出晋司徒蔡谟。祖夔,岭南节度使,永徽初归过泉,卒葬南安,因家焉。”蔡尊师晚年栖隐紫极宫精思院,炼丹清源紫泽洞,卒葬宁寿宫,在清源山中峰南背坡,有大石镌“蔡真人诰碑”。
唐总章二年(669年),军校蔡长眉、蔡或随陈元光入闽,为漳州蔡氏始迁祖,祖祠在龙海市角美镇洪岱村。
唐垂拱二年(686年),蔡忠(讳允恭)因奸党陷害,以参军文学馆学士,自河南省被谪镇南闽,其三子、四子随同,建家于闽。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蔡彦礼之子蔡用元、蔡用明兄弟二人,举家从浙江钱塘入闽,初居泉州,后卜居于仙游慈孝里九龙山上、赤湖蕉溪(今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故堂号为“莆阳”,蔡用元遂为莆阳蔡氏一世祖。蔡用明(讳辉,号一翁),于唐成通年间(860 873年)自莆阳徙居青阳镇石鼓山,为青阳蔡氏一世祖。
建阳蔡氏奉蔡炉为始祖,蔡炉是光州固始人闽53姓之一。
《昆陵蔡氏宗谱》载: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世居临安的蔡源(字世洪)南迁。其长子蔡维孟徙吴,居太湖洞庭西山,后迁至武进横林,为始迁祖。
宋朝,安溪县参内乡祜水、园潭蔡氏先祖由河南省洛阳市人闽,居漳浦蔡坑,繁衍世系失考,至元朝,已知先祖蔡廷(字子智)率子蔡孟举、蔡孟章迁居海澄芳田,地号高坑头上蔡。
南宋,蔡景寿从河南省人闽,居同安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