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中国国土面积 我国的领土四至点是:从北极点起,向南依次为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向西依次为大西洋、欧洲、非洲、南美洲。另外还有两个海域,即南海和东海。
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侵占过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曾经一再遭到破坏。从唐朝到清朝前期,中国的国土面积还是比较大的,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之后,中国便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局面。但这样一种局面却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被打破。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领土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自从1840年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侵入中国,并开始瓜分中国,割占中国领土,如: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俄国侵占中国的库页岛。因为他们通过签订这些不平等条约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同时,中国的领土也在逐步缩小,如: 1860年俄国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了外东北(包括库页岛)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八国在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量的领土,致使中国失去了很多的领土。清朝后期,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领土也进一步遭到破坏。
一、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自西晋以来,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一部分属于这一地区。清代,北方地区所指范围略有变化。东北三省大致位于这一地区,山海关以外的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今天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在内。外东北又称乌苏里江流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外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从晚清起就已经被俄国侵占。外东北和库页岛的南部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在战争以后,沙俄还继续侵占外东北,而且日益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蚕食和侵占。 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今黑龙江省的阿穆尔河口至海口一带和库页岛,成为沙俄向东北扩张的侵略基地。
“胡”字原来指东北、西北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但现在已经泛指中国北部的所有少数民族,有时也专指蒙古族。历史上汉语把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称作“胡人”,实际上没有明确划定哪些算是“胡人”,那只能靠近古学才能解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