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水利工程
都江堰(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一.地理位置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成都市区必去的景点青城山风景区约20公里,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二.建造时间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为蜀郡守。他和他的儿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势地形的进一步考察,依靠当地人民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三.建造背景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在战国后期,秦国为了增强国力,为了统一中国,特别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蜀郡太守李冰发现,蜀地四周地势高,中间却为盆地。在此地发展农业,首先是要解决农田灌溉与排涝问题。江水从西边的岷山直流到灌县,水流湍急。到达成都平原后由于地势突然平缓,造成泥沙大量沉积,同时增高了河床,河水常常泛滥成灾。而隔断江水的玉垒山,也给东边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李冰决定,凿通玉垒山,引水分洪。与此同时,在这段江中筑坝搞分流,将江水引到东边,解决西面洪水问题的同时,灌溉东边的大片农田,发展农业生产,既抵御了自然灾害,又能合理利用资源,造福百姓。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李冰组织了数十万民工,开山凿石,修堰开渠,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建成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直到今天,都江堰工程还在发挥着作用,被人们赞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四.建筑风格
当代陈运和诗《都江堰》曾说:“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充分利用了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五.结构特征
1.主体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鱼嘴是修建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出山口1950米处岷江江心,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鱼的嘴巴,故名“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水堤位于渠首顶端,迎着岷江波涛,巧妙地将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是自然河道,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内江是李冰率众开凿的河道,它把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进行灌溉,具有神奇的“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功能。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在鱼嘴分水堤尾部与人字堤间。堰口宽240米,顺溢方向长120米。飞沙堰坝顶平均海拔728.25米。飞沙堰泄洪道也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沙堰主要功能有三:
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作用也越大。三是排沙。鱼嘴分水后,岷江挟带的大量沙石排入外江,在飞沙堰对面凤栖窝段弯道处,因弯道环绕引流原理,多余沙石经飞沙堰排出,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占岷江总量的8%左右。
(3)宝瓶口引水工程
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