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词拾趣
如今的昆明城已很难听见正宗的老昆明方言,许多有意思的昆明方言词正渐渐从人们的日常口语里消失,昆明做为云南省最大的移民城市,这是各地人员频繁交流的必然结果。今天偶然想起几个早已不用的方言词,觉得有趣,略述于下:
【使蹒皮】使绊儿。例:这事上他尽使蹒皮,牟得法啦。
【兜磨驴转】如拉磨之驴团团转。例:你整哪样?在这点儿兜磨驴转。亦说“兜磨驴圈”。
【攒劲】加油。例:多吃点儿,攒劲吃。又,非常好。例:那么多好玩的,太攒劲了!
【吼呗头】旧官衙里的差役,有时需要大声呼喝,或是堂上专职助威者,昆明话称说话声气大者。例:莫大声八气呢,仿个吼呗头!
【绞经拌算】斤斤计较并算计别人。例:那个人绞经拌算,整求不成。
【跟愣绊倒】形容做事不麻利。例:这人做事跟愣绊倒的(或:这人做事跟愣得狠)。
【治雀】旧时捕鸟,撑簸箕于地,簸箕下撒米,伺鸟雀来啄食,触动机括捕之。昆明方言谓设计害人。同义词“使降”。
【支水车】谓故意给予不会兑现的承诺。同义词“扛长把伞”。
【将】男子帅气曰“将”,昆明人说:“这个伙子将得狠!”意即称赞其模样长得帅。
【半截老倌、小半截】即游手好闲的青少年男孩。
【滥使】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其一:交际圈混乱,,故名滥使;其二:二战期间,美军驻扎在昆明郊外,大兵们节假日喜欢往南屏街高山铺旧货市场变卖无用的小物件,如望远镜、打火机、翻毛靴子、军用罐头。。。这些东西很受昆明人欢迎,生意很好,故大兵们乐此不疲。其时南屏街已是昆明著名的商市街区,不仅有远东第一电影院,街上商店、茶室、咖啡馆更是鳞次栉比,逛街的摩登女郎们如穿花蝴蝶流连其间,大兵们见到美女,不禁竖起大拇指来称赞道:“Nice,Nice”,旁边的昆明人不懂英语,自己揣摩着像是在说“滥使滥使”。在普通人眼里,时髦摩登的女郎多数是交际花,好吃懒做,圈子混乱,总之不是什么正经人,遂将她们称为“滥使”,后来渐渐演变成了骂人的污言秽语。同义词:皮蛋。
【火】二流子,流氓。男的叫火,女的叫皮蛋。
【支脚和拿脚】女性勾引人叫支脚,男性接受互动叫拿脚,一般不指正常的恋爱。例:那个小火天天出克拿脚。
【老清酱】老不正经的男人称“老清酱”。
【东帽】昆明话骂人“东帽”者,言其下作难缠也,前加小字以呼儿童则为昵称。“东帽”为镶东珠之帽,有清官帽顶上所镶珠子称东珠。清开国初,官员擅奇,顶饰众宝纷呈,住在昆明莲花池畔安阜园里的吴三桂用红宝石镶帽顶,光焰照人,呼异宝。康熙朝以后,诰一品以下禁用东珠,不得僭越。
【师孃】男巫师叫端公,女巫师叫师孃。旧社会,这种职业在昆明社会上还是算正当的职业,师孃给人看三世因果,观落阴(放阴),方法及其诡异神秘,但昆明人对此往往持怀疑态度,昆明俗语说得好:“跟好人,学好人,跟的师孃跳假神”。
【去席子营和冲台子】昆明话里都是做梦的意思。席子营是昆明地名,今尚在。昆明自明初屯戍以来,很多地方以“营”为地名,如“席子营”、“前卫营”、“豆腐营”、“马撒营”。。。席
掇子做为睡具本来就是做梦的象征,故以“去席子营”指称做梦。同义词:冲台子。例:“你咋个梦头塞耳呢,咯是还在冲台子。”南京俗语则将做梦称为“去苏州”,与此异曲同工。
【打烂仗】指生活上穷愁潦倒。例:那时候某人还在打烂仗,幸好某人接济他,他现在倒是翻梢了,却翻脸不认人了。
【打冒诈】讹诈别人。例:你莫信他,他在打你的冒诈!
【打散线】不干正事,闲游浪荡。例:“你家在哪跌儿高就?”“我噶,在厂首儿打打散线,混混日子。”
【电抱鸡】
其一:最初用电灯泡来加温鸡蛋孵化小鸡,昆明有些思想活跃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开初,自己在家里成批用此法孵化小鸡小鸭小鹌鹑,养大后拿到菜街子上去卖。消费者往往觉得这种鸡的肉不好吃,较为嫌弃。例:你卖呢这个么怕是电抱鸡!
其二:改开初,有些没工作的昆明人自制三轮机动车拉人拉货,这种车也叫做“电抱鸡”。
【飞天神玩】昆明人信仰土主,很多地方土主庙会是一年里最热闹的聚会。庙会上有各种表演,最受欢迎的是表演队抬着纸扎的神像舞蹈,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神像造型奇特,面部表情夸张,大家管它们叫做“飞天神玩”。后来俗语用来指称胆大妄为。
【离兮兮】离,草荣貌。离兮兮,奇怪的,蹊跷的,捉摸不透的,令人诧异的。例:呢儿个老侃离兮兮来我,晓不得想干哪样。
【杀家鞑子和门槛猴】昆明话意为窝里斗,源于杀鞑子旧俗。元季之末,江淮汉民反抗蒙古统治者,期以八月十五杀鞑子。明初定云南,军中多江淮人,此俗遂流入。“杀家鞑子”为“杀假鞑子”之误,“假鞑子”指元政府中的汉人官吏,他们为虎作伥,汉民恨之入骨。同义词:门槛猴。例:你这种门槛猴,只会杀家鞑子得力!
【操捡,日捡】骂人语,揭老底。例:“你咯是要逗祖公介操捡(日捡)你。”
【雀神怪鸟】迦楼罗,印度神话中的神鸟,性嗜食龙,后成为佛教中的一种护法神。昆明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为帝国东都,南诏大理向为妙香佛国,因境内遍布山川大泽,水患频繁,恶龙兴风作浪的传说颇多,故梵宇浮屠中多有此神物的雕像。昆明人以此指称怪异的人或事。
【盘僵】俗传猫有九命,初生时具三命,一岁后方得完备。九命未备忌与人昵,昵则命不全。昆明话谓昵小猫为盘。小孩抱一岁前小猫玩耍,老人见之,常训曰:“莫把盘僵了猫咪。”
【坏酒药】土法酿酒最重酒药,酒药坏则无以成佳酿。坏酒药指捣蛋鬼。
【锈】小气。例:你咋个锈头叮当呢!
【仙】出尘者曰仙。昆明太华山有仙人洞,高跷村有仙人铺,黑龙潭古树上有仙人迹,昆明方言不可思议称“仙”。例:这个人太仙唠,说话疯疯癫癫呢!
【上头拾脸】对长辈没有礼貌,行为出格。例:对老人家莫上头拾脸呢!
【嘣硐】清代记昆明岁时的《竹枝词》有云:“玩具摊摆满琳琅,铜锣面具与刀。压岁钱花样样买,嘣硐吹过三牌坊。”这里提到的嘣硐是过去昆明街头常可见到的,挂在货郎架子上卖的一种玻璃玩具,形似葫芦,有长长的吸管,用嘴一吹会发出“嘣硐嘣硐”的声音。还有人更绝,将两只手掌心捏拢来握住吸管,然后一张一合的,也能令嘣硐发声。嘣硐类似于北京的玻璃喇叭,京城的货郎常常挑着高脚箩筐赶庙场贩售,曾见《北京风俗百图》里有此
场景。逢年过节,昆明的货郎则是走街串巷,嘴里叼上一个嘣硐,吹出悠扬悦耳的声音,引得满街的孩子围着货郎团团转。老人们就会说“嘣硐嘣硐,及时买来及时送!”意思是嘣硐易坏,但有时这种话里也隐含着一些时光易逝,好景难再的人世感慨,如同《红楼梦》里的贾母有感于放烟花一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