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官职升降变动的高频词语
1.表示授予官职,任职:
授/拜/除;召/征/辟;荐/察/举/表/引/进/称;为/就/作/充(充任)。仕/进、解褐/解巾、
解薜
⑴称/进:举荐。
⑵表:上表推荐。 14大纲卷《韦凑传》: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
⑶察/举/引:举荐或选拔。 察:考察和推举。 《陈情表》: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⑷拜/除/授:任命,授予官职。 《陈情表》: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⑸征/辟: 特指官府征召并授予官职。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⑹简/铨: 选拔。选授官职,量才授官。 《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铨叙】根据官吏的资绩,确定及升降等级
⑺起家: 从家中受征召任以官职。 起:起用或重新任用。
⑻居: 担任、任职<动>充当;担任。 《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
2.表示提升官职——擢、拔、陟、升、迁、进用(提拔任用)
⑴擢,拔:提拔、提升。即由选拔而提升。 《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⑵迁:晋升或调动官职。升级:迁升、右迁、迁授、迁叙;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迁复。
⑶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⑷超擢/超拔/超迁:破格提拔。
3.表示降职、罢免:
降职:贬、谪、迁谪、左迁、逐、窜(放逐/贬官);
罢免:黜、夺、罢、免、去、废、蠲juān
⑴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⑵配:流放。《赵豫》:杖而配之边。
⑶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琵琶行》: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⑷放:①京官调任地方官。 ②驱逐,流放。 ③免去,罢免。
⑸出:①离开京城外调,出任。(同“放”)
②驱逐,放逐。
⑹夺:剥夺、削除,罢免。 《张通古》翻译1:仕宦者多夺官,通古亦免去。
⑺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4.表示调动官职——迁、调、徙、移、转、改、出、出官、佥(调动官职)
⑴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⑵徙:①调动官职。②谪戍、流放。
⑶转:调动官职。
⑷补:补充空缺官职。
⑸改:改任官职。
5.表示兼职、代理、暂时担任——兼,领,判,行,摄,权,署,假,守
⑴领:兼任(较低的官职)。
⑵判:兼任(高位兼低职)。
⑶行:兼摄官职,代理官职。
⑷摄:代理。
⑸权:权摄,暂代官职。
⑹署:暂任、代理官职。
⑺守:暂时署理职务。
⑻假:临时的、代理的。《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陟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6.表示主持、掌管、执掌之意:(与官职相关)
⑴主/秉/典/司/临: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⑵知/守/尹/宰/相: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
7.表示(请求)辞职退休:
请辞、请归、告老、退老、乞归、乞身、乞骸骨、谢事、致仕、致政、休致、解任、解印绶、解甲、挂冠
谢事:2014湖北卷《吴德基传》: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
致仕:2014课标2《韩文传》:瑾诛,(文)复官,致仕。/ 14湖北卷:(宋濂)时亦致仕将归。
8.常用相关的固定短语:
⑴下车:官吏初到任。
⑵视事:治事,任职。官员到职工作。
⑶用事:执掌政权。
⑷听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⑸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⑹休沐/洗沐:官员休假。
⑺起复:古代官员守丧未满期而重新起用,或降职、革职后重被起用。
⑻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守丧期满而重新起用为起复;丧服未满而重新起用为夺情】
例句: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何腾蛟传》翻译1
翻译:适逢何腾蛟母亲去世,巡抚刘永祚因其贤能推荐他,请求让他不待守丧期满而任职。
⑼引疾/移病:称病辞职。 2014安徽卷《朱先生筠行状》: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