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古诗词 谚语俗语
止于至善古诗词 谚语俗语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诠释“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在这里,“止”当“必至”、“不迁”之意,就是必须达到;“于”为虚词,“至善”是事理的极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尽善尽美的“尽善”之意。
接着,朱熹深入解读:“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在朱熹看来,这个至善就是天理。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误读问题。
为什么说朱熹将“止于至善”解释为至善必达天理是一种误读?
因为,中国古代书面语言非常简练。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很少有多余的字,也很少用两个以上的字来表达一个意思。
但是,在朱熹这里,“止于至善”只有很简单的两个意思,即“止——达到;至善——最完善,也就是天理”。两者连接到一起,组合成为“达到天理”之意。实际上,这四个字的意思不应该如此简单。应当是,每一个字都代表一个意思。这样才会更加符合古汉语的用词规则。
止于至善古香斋鉴赏袖珍大学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止于至善”的含义呢?首先离不开《大学》一书对“止”一词的使用。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里的“止”当“居住”的意思讲。就是说,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居住在那里。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这里的“止”当栖息的意思讲。郑玄注曰:“止,犹自处也”,是居于之意。对于“止于至善”,古代学人也有不同于朱熹的解读。孔颖达说:“在止于
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也是停止之意。以上列举“止”的解释,没有一个是“达到”的意思。
对于“止”的含义,还可以从字源上作出简要分析。“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尔雅》将“止”解释为:“止,待也”,即等待,其实也是停止的意思。《说文解字》则解释“止”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凡止之属皆从止。”“止”是指物的根基,就好比是人的脚。
据此,后来的人们才从“足”的本意引申出“停止”、“立定”、“居住”、“栖息”等含义。可见,“止”的一般引申义就是“停止”。
在《大学章句》中,朱熹把“止”解释为“达到”,明显违背了“止”的本意,是穿凿式的解读。
既然朱熹的解读是穿凿的,那么,“止于至善”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需要恢复“止”的本义,也就是恢复古今使用“止”一词的常识。正如上文指出的,在中国古代,“止”的含义就是停止、停住,而不是“达到”或者“必须达到”。明确这一点,是正确理解“止于至善”的前提。
确认“止”的本义是停止,那么,“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在于”,“至”,是“达到”,而“善”,是完善。结合《大学》的下文可见,这种完善来自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里面的“至”本来就是“达到”的意思,却被朱熹将其同“善”字混合为一个词加以理解。
其实,这四个字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形成“止于至善”的准确解读就是: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获取智慧,并且简结为:止而生慧。
对于这个解读,需要结合《大学》里面紧接着的一段话来分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停止才能下来,下来之后才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之后才能思虑周详和成熟,思虑周详和成熟之后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显然,这里的“止”是停止的意思,“善”是完善、智慧的意思,不应该也不能有别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止”,就是让念头或行为停止下来,使内心安静平和,达到冥想境界,启迪智慧。
当然,这里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聪明。聪明多指为人处事机敏、有应对的机巧。智慧是指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能力。聪明只是小智慧,不需要以“止”为起点。
但是,获得智慧则需要靠“止”。由此开端而经过静思等等环节,才能彻悟。
止于至善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国的文字非常古老,渊源非常久远。我们估计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有超过4500个不同的字,差不多有5000个单字。要知道由5000个单字组成的语言与文字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了,今天普通文化程度的人认识的汉字也不过三四千个。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在它之前,中国文字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应该自豪的地方,我们的古代文明在三千年以前已经有一个成熟的文字系统,比起古埃及、比起美索不达米亚等古文明,不在它们以下。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值得我们认真宣传一下。
我们例举几个字,来说明中国古代文字的一些特点。中国的文字是一个“家族”,它有发展谱
系,由少数基本字,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新字。首先谈谈“止”,停止的“止”。“止”在中国哲学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文化重视“知止”,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停止,当然这是延伸的意思。止的本义是人的脚,知止就是明白自己的立足之地与活动范围。
“止”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止”字这样写:
;秦朝小篆的“止”写作:
,就与现代汉字很相像了。它的本义指的是人的脚,古代的趾就是脚。这个字就像是一个脚掌,上面有三个脚趾——这是省写,也是文字有别于图画而高度符号化的表现。古代说的趾和我们今天说的脚趾不一样,今天我们说脚趾,是说脚趾头,大家看,“指”是提手旁,指手指,“趾”是足字边,指脚趾。而古代所谓的“趾”是指整个的脚,从踝骨以下都叫做趾。停止的“止”在甲骨文里是一个象形字,是“趾”字的最初写法,本义是脚的意思。
“止”字进一步衍生出来许许多多的字。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如果我们写两个“止”,一前一后——
——这就是两个脚印,商代的金文更加形象——
。这是什么字呢?这就是今天的“步”字。我们说两脚各迈一下就是一“步”,在中国古代“步”也是一个计量单位,“步”指六尺,人走一步为六尺,步是由止字衍生出来的。《说文解字》说“步,行也”,“步”在甲骨文里是指步行走路,像前进时,左、右足一前一后之形。
止与步,都是古代的常用字。止是象形字,它的本义是脚,常常引申为在某处驻足停留、停止的意思;步是会意字,本义是步行的意思。所以,止是停止,步是行进。
人应该朝哪里行进?在哪里停止?这是人生的大学问。
关于“止”和“步”,古代历史上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首先讲讲“大树将军”的故事。东汉的冯异是辅助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元勋,他一生善于用兵,屡建奇功。冯异治军纪律严明,部队训练有素,进退有法,整齐划一。冯异在军队里的声望很高但是为人又很谦让,在路上与其他将军相逢,总是主动让出道路,让友军先走。当时战事频仍,每当行军宿营的时候,将领们就坐在一起,大家争相夸耀自己的战功,而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到大树底下,不参与争功——“每至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所以大伙都叫冯异为“大树将军”。
刘秀军力壮大后,曾经对部队进行整编调整,让军士们自愿选择将领,军士们都说愿意分到“大树将军”的部队里面,刘秀就是从此开始重视冯异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