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止于至善
至善是什么境界呢?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是这样解释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而照朱熹所说,最高的至善境界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存天理,灭人欲”。这非常人所能企及,私以为,“至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道德模范或标准,其意义在于指引人们反省并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朝着那个永远也抵达不了的方向靠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千余年后,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将精神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其中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包括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本我是人先天固有的本能,而超我是本我的对立面,需要压抑本能、监控自我、追求完善。某种程度上,超我可以说是止于至善的另一种注解。
但止于至善是强调通过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境界,从而达到并保持这一点,有相对具体的规章可循。而超我则是自我按照主观的意念去追寻的,意即不是事物本来应该是什么,而是想象中的事物应该是什么,与止于至善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总体而言,止于至善与超我皆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放到今天的语境里,自我或许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即便是由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也并不是唯一不变的。自我是一个不断生长、反复变化的过程,具有流动的可能性。正如《了不起的我》中所提到的那样:“‘真实的自己’不是一个先验的、静态的存在,它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只有在摸索、选择、行动的过程中,‘真实的自己’才逐渐形成。”人是矛盾的、自我是复杂的。即便是由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也并不是唯一不变的。自我是一个不断生长、反复变化的过程,具有流动的可能性。正如《了不起的我》中所提到的那样:“‘真实的自己’不是一个先验的、静态的存在,它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只有在摸索、选择、行动的过程中,‘真实的自己’才逐渐形成。”人是矛盾的、自我是复杂的
>止于至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