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德育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2.5分)1966年,()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价值澄清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流派的诞生。
A.《价值澄清法》
B.《价值澄清德育思想及其启示》
C.《价值与教学》
D.《价值论》
参考答案:C
2.(2.5分)主张个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的道德教育哲学是()。
A.存在主义
B.实用主义
C.进步主义
D.新托马斯主义
参考答案:A
3.(2.5分)下列价值澄清模式的运用方法中,适合较敏感话题的是()。
A.价值表填写法
B.澄清应答法
C.价值观延续讨论法
D.观察法
参考答案:A
4.(2.5分)下列德育目标中,不属于生活德育模式的是()。
A.学会品德认知
B.学会品德实践
C.学会品德体验
D.学会品德选择
参考答案:A
5.(2.5分)渗透品格教育的学术课程,是指将价值教育融合到学术课程中。下列不属于这类课程特点的是()。
A.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统摄性
B.实践性
C.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
D.情感性
参考答案:B
6.(2.5分)道德学习主要解决()的问题,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行为实践。
A.“信不信"
B.“懂不懂"
C.“学不学"
D.“会不会"
参考答案:A
7.(2.5分)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这种德育实践模式是()。
A.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B.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C.新皮亚杰德育模式
D.新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参考答案:A
8.(2.5分)下列不属于道德教育课程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学方式方法
D.教学对象
参考答案:D
9.(2.5分)儒家的思孟学派提出学校德育的旨归,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在在()。
A.《论语》
B.《孟子》
C.《中庸》
D.《大学》
参考答案:D
10.(2.5分)体谅关心模式是由英国教育家麦克菲尔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B
11.(2.5分)儒家的思孟学派提出学校德育的旨归,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A.《论语》
B.《孟子》
C.《中庸》
D.《大学》
参考答案:D
12.(2.5分)下列不属于道德教育课程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学方式方法
D.教学对象
参考答案:D
13.(2.5分)涂尔干认为“无论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这体现的是()。
A.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B.神学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C.实践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D.个人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
参考答案:A
14.(2.5分)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被称为()。
A.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教师专业发展
C.教师德性
D.教师教学智慧
参考答案:C
15.(2.5分)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品德教育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16.(2.5分)下列学习方式中,不属于道德学习类型的是()。
A.认知式学习
B.体验式学习
C.推理式学习
D.实践—建构式学习
参考答案:C
17.(2.5分)生活德育模式倡导在实施过程中,以()为核心。
A.选择
B.引导
C.实践
D.矛盾
参考答案:B
18.(2.5分)一切德育过程都是贯彻并实现德育目的的过程,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评价功能
B.调控功能
C.导向功能
D.规范功能
参考答案:C
19.(2.5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属于道德教育制度化时期的是()。
A.先秦时期
B.汉唐时期
止于至善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20.(2.5分)()原则是指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一定完全忠实地依赖课程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有课程方案进行修订。
A.可行性
B.主体性
C.创生性
参考答案:C
二.判断题
答题要求: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21.(2.5分)学校德育是儿童道德教育发展的中心,其旨趣是“养育”。()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22.(2.5分)在德育理论中,德育目标属于上位概念,德育目的则属于下位概念。()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23.(2.5分)美国教育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讨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4.(2.5分)矛盾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5.(2.5分)道德教学不可能彻底地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6.(2.5分)以洛克“白板说”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者主张个体的道德发展完全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7.(2.5分)从本质上讲,学生的道德学习是一种知识学习。()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28.(2.5分)德育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而不是自发的。()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9.(2.5分)社会行动模式以道德发展论为理论依据,注重以道德两难问题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30.(2.5分)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上确立了三大目标,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三.多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少选均不得分。
31.(2.5分)下列内容属于教师德性的是()。
A.教学智慧
C.教育良心
D.教育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B,C,D,
32.(2.5分)学校德育的个体化功能主要包括()。
A.个体品德发展
B.个体智能发展
C.个体美育发展
D.个体享用
参考答案:A,B,D,
33.(2.5分)纵向层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
A.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B.对待学生的道德
C.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体的道德
D.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的道德
参考答案:A,B,C,D,
34.(2.5分)德育目的是对德育活动所欲达到的结果的预设,是制约整个德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下列属于德育目的特性的是()。
A.主观性
B.超越性
C.可行性
D.现实性
参考答案:A,B,C,D,
35.(2.5分)重视德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特。中国传统德育的典型特质包括()。
A.家国同构、集体至上的道德价值论
B.明人伦、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论
C.内省自察、自我修养的道德方法论
D.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论
参考答案:A,B,C,D,
36.(2.5分)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A.注重养成教育
B.学会做人
C.回归生活
D.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B,C,D,
37.(2.5分)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A.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D.民主与法制教育
参考答案:A,B,C,D,
38.(2.5分)价值澄清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关注生活
B.接受现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