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精神的实践基础中国精神包括哪些精神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劳动者奋勇拼搏、艰苦创业,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生成的实践基础。
1. 劳动包括肉体的劳作和精神的认知。没有存在纯粹的肉体劳作或精神的认知,劳动始终是劳作和认知的统一体,所谓的肉体劳作是以劳作为主导精神为辅佐的活动,反之是精神为主导肉体为辅佐的认知活动。
2. 劳动是个体的范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劳动在扩展,劳动转化为实践。
2.1实践是社会属性的扩展。劳动本来就是社会性的,是根本属性,劳动转换为实践,是社会性的扩展,是根本属性的巩固,是社会本质的提升,从此,实践性是社会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经济性、有机性、阶级性等等的总和。
2.2实践是社会内涵的扩展。劳动仅是指个体的,建立在生物机能基础上的劳作,实践是生物机能的社会性延伸,如生产工具的延伸,交往工具的延伸,规范物质化的延伸,也包括精神认知工具、内涵的延伸,如感知工具的延伸、学习教育工具的延伸,精神交往工具的延伸和
精神规范(概念化、物质化)的延伸。实践也是主体组织化的延伸,从个体转化为集体,家庭、企业、学校、社区、社团、政党等等。实践还包括劳作对象的延伸,凡超出个体能力的劳作对象都可能是实践的对象。
2.3实践是劳动形式化的扩展。劳动包括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践也包括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劳动的扩展包括实践力的扩展也包括实践关系的扩展,社会的生产关系、认知关系、交往关系、规范关系都是实践关系扩展的内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