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的文化方略
构建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的文化方略
作者:***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06期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具有文化属性,要实现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就要从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出发,理清中华文化主体的发展规律、文化结构的內在本质、文化创新发展规律以及文化批判整合机制。以此为基础,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互相衔接,构建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制度、以先进文化引领各民族文化发展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制度和文化交流互鉴制度,使各方面制度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形成制度合力,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体系;文化方略
        【作 者】卞之峣,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精神
究院研究人员。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6-0031-00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形成了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套制度体系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要真正实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还有一定距离。近年来,从中华文化发展逻辑出发寻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诸多研究从文化的交往与交流、浸润与输出、传承与发展等范畴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方略。但是已有研究存在两个缺憾:一是很少能从文化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二是很少能从构建和完善制度体系着手提出具体文化方略。因此,本文从中华文化主体的自在性和自觉性、文化结构的多元性和一体性、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文化传播的独立自主和吸收借鉴等,系统整体地探索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构建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的文化方略,使制度优势很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属性
        构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构建和完善制度何以可能的问题,即构建和完善制度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前提条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就是一个伪命题。从现实实践和理论逻辑来看,构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弄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属性,即最重要的属性是什么,只有把这个问题理清楚了才能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文化凝聚起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56个民族没有文化上的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就不会存在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更谈不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一种政治实体,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属性。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把自身与“他者”相区别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认同的根源。中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中华儿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互相建构既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又让中华文化延绵不断,发扬光大。
        其次,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民族是极为重视文化的民族,
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都很高,从“刑不上大夫”到“学而优则仕”无不体现读书人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中华民族还把文化作为解决问题、解决争端的首选方式,他们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对外扩张,倡导“以理服人、以文化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文化理念。中华民族把文化当作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根本指南,“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2]121。因此,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禀赋、民族特点、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特点。
        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文化浸润、滋养下诞生的精神之花,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标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意识是密不可分的。爱国诗人屈原、不屈的使者苏武、爱国词人辛弃疾、民族英雄文天祥、虎门销烟英雄林则徐,以及为反抗外来侵略而抛头颅、为建立新中国而洒热血的一个个民族英雄都是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尊崇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用他们的英雄故事培育、造就和影响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而这些英雄所蕴含的文化意蕴也汇入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文化最耀眼的部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文化的升华,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高层次认同
的核心。
        因为受中华文化的浸润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了与“他者”不同的意识,因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部的秘密。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文化的属性,要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按照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研究、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可能性的客体前置条件。
        二、系统全面揭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逻辑
        文化属性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成熟定型必须要系统全面地揭示中华文化发展规律,要系统全面地揭示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就要理清中华文化主体的发展规律、文化结构的内在本质、文化内在性创新发展规律以及文化外在性的整合机制。
        (一)文化主体的自发与自觉
        考察文化发展的规律,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文化的主体而不是文化的客体。客体文化事
实是主体文化事实的对象化,而主体文化事实是客体文化事实的内化,两者互相构建。因此,要认识文化发展规律,首先要考察的是文化主体的发展规律,理清楚了中华文化主体发展的规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构建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发和自觉是主体发展逻辑的一对范畴,两者的差别在于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规律规则的理解与认知。在自发状态下人不能认识、适应外部世界的规律、规则,没有自由可言;而在自觉状态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正确认识,并以此作为自己活动的原则和依据。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有很多思考,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文化自觉作了深刻的阐述:“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的方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182可见,文化自觉就是文化主体对文化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作为主体活动的原则和依据。
        中华文化主体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才形成的。战
争之前,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对这一阶段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和总结能够很好地说明中华文化“从哪里来”“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漫长的封建社会所创造的文化是自在的文化,中华文化的主体并不能意识到其自身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发展规律是什么、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等这样一些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关于文化的自觉的意识。中华文化发展的自觉阶段是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以后才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对中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开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来认识和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并且运用这个思想的武器改造中国、发展中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的新的文化。
        (二)文化结构的多元与一体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结构和特定功能,文化结构的差异体现了文化形式的多样,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揭示中华文化的结构就可以从形式上认识中华文化,形式展示的是静态的片段,要认识事物的整体,静态的片段是基础,因此揭示中华文化的结构是深刻认识中华文化内在逻辑的基本前提。宏观定义的文化对文化结构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理解,宏观的文化概念模糊了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化的边界,抹煞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别,显然很难与“中华文化”的概念协调起来。因此,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结构,还需另辟蹊径。从微观层面的文化定义来理解文化结构,则主要指包括文化整体与部分、文化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每一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历史的关系,这些独特性孕育了每个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华民族也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氛围而产生了独具特的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构。中华文化的一体性既跟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相关,又与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中不同文化中心的多元交融与汇合紧密相连。从地理环境来说中华民族的生存家园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东面大海,南临山,西有高原,北有广漠,四面都有屏障,中间形成一个独立统一的地理单元,地理环境的统一性为文化的一体性创造了条件。此外,不同的文化中心并不是封闭的,不是与外界相分离的,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各个文化中心相互吸收,相互碰撞,形成了竞争机制,每个文化中心优秀的文化都被其他地方吸收,形成了中华文化一体性的张力,随着凝聚核心汉族及其文化的出现,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民族结构的缩影,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的民族格局。费孝通先生总结和概括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4]1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既是关于民族结构的理论,更是关于文化结构的理论,文化结构与民族結构互相构建,相辅相成,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息,中华民族也繁衍昌盛,历经沧桑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三)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作为人的对象化产物,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的发展是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矛盾运动的产物。任何文化都有其传承性,都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任何文化形式或者文化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会根据文化主体的生存环境、外在条件、实践发展发生新的变化,即形成文化创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种基本途径,文化存在于发展,依赖于文化的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承性体现在一定的文化都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如雅思贝尔斯认为,古希
腊时期所生成的理性意识迄今为止一直作为西方文化的深层本质和再生动力;而中华民族在公元前2000年前的几千年时间所形成的的多个文化中心,都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汇入中华文化的洪流后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质一直到今天还以某种方式存在。文化的传承性还体现在文明的代际传承,汤因比把6000年人类历史划分为26个文明,包括第一代文明以及从第一代文明派生出来的亲属文明,第一代文明与第二代文明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汤因比对世界文明的划分引起很大争论,但是不管这种划分是否合理,它至少能够说明,文明是一代代传承的,第二代文明是从第一代文明派生、演化而来的,文明的传承必然意味着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文化传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