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SDCORS系统技术分析
在CORS出现之前,用户使用RTK的方法都是1个基准站+N个移动站的作业模式,基准站得自己架设,一般都是临时性的,而作业范围局限在十几公里以内。随着GPS定位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GPS定位模式已经发展到基于网络通讯条件下的大区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模式。山东省CORS系统(简称SDCORS)是利用现代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讯等技术进行多方位、高深度集成的成果。本文介绍了CORS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山东省SDCORS系统的概况和特点。
标签:SDCORS CORS技术 技术分析
1 CORS技术原理
连续运行卫星导航定位参考站系统CORS(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s)是由多个GPS基准站组成。系统主要通过因特网和无线通信网络向系统覆盖的服务区内用户提供基准站坐标和基准站GPS观测数据,用户通过因特网下载CORS若干基准站数据进行事后精密定位,也可以接收数据播发站对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精密定位。
山东简称
CORS系统是从“台站网”的思想演化而来的。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提出“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Con2trol System)”理论是最早的台站网理论,其主要思想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建立永久性的参考站点组成主动控制系统,用于向用户提供改进后的预报星历和其他改正参数,进而提高流动站的定位精度。
在CORS出现之前,用户使用RTK的方法都是1个基准站+N个移动站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叫做单基准站模式(Single-base),基准站得自己点架设,一般都是临时性的,而作业范围都是十几公里,如果有个较大的测区,则需要多次的架设临时基准站。而CORS的特点之一通俗的讲,就是大的测绘部门架设几个或者几十个上百个永久的基准站,覆盖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那么下次出去做外业测量就不用再架设基准站了。
如果只是简单的的架设固定基准站,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信标台,拿着移动站走到哪里,只会接收距离最近的基准站发送的改正电文,则还是单站模式,而且作用距离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知道一台基准站的作业距离比如说是S公里,则两台基准站的距离就不能超过2S,而且,在中间会出现接收不到信息的盲区,这样的话,想控制一个区域,架站必然很密,费用必然很高,而且如果一台基准站的观测条件不好,则在一片区域里就无法测量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