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
●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能简单分析其原因。
4.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5.用实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6.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策略】
1.通过读图分析活动,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通过讨论分析,对人口过多.过少的影响进行评价。
3.动手动脑:以图释文.以图释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意识。
●【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境导入 | (一)展示漫画:世界70亿人口日: 叙述:2011年10月31日,我们迎来了“世界70亿人口日”,人类大家庭第70亿个成员在这一天降生了。 看完漫画后,你有何感想? (二)总结: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再次敲响人口警钟,警示人类要时刻关注和反思人口问题。那么世界人口的现状如何?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课“世界的人口”。 | (一)观看漫画,思考漫画的含义。 (二)七嘴八舌谈感想: 1.人口多。 2.人口增长速度快。 3.要实行计划生育。 4.人口多,产生的垃圾多,环境污染严重。 5.人口多,力量大,创造的财富多。 6.人口多,导致交通拥挤。 …… (三)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 通过漫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世界人口总数多,增长速度快。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 ||||||||||||||||||||||||||||
展示目标 | 展示目标,并指出重点。 | 齐读,明标启思。 | 明确目标 | ||||||||||||||||||||||||||||
学案导学 | 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课本知识,并对学生提出要求: 1. 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并在书上标注知识点,圈出关键词。 2.标记疑难问题。 |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课本,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做到: 1. 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 2. 在课本上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3. 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标记,以待解决。 | 通过导学案来自学,能初步了解世界人口的现状。 | ||||||||||||||||||||||||||||
一、 人口的增长 | |||||||||||||||||||||||||||||||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突破 | (一)读图 归纳 | (一)出示课本图5-1-1“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 (二)明确: 1.目前部分国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使世界人口增长有所下降。 2.虽然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三)出示表格:
1.让学生计算说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有何变化? 2.归纳说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 (一)明确图5-1-1的读图步骤: 第一步:阅读图名,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表达的信息。 第二步:查看图中红线上各点人口数值及对应的年份。明确,人口曲线的倾斜度大小,可反映出人口增长的快慢。 第三步:读图分析归纳。 (二)读图分析总结得出: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表现在: 1.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9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 3.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三)计算感悟: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四)结合表中数据,归纳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 引导学生按步读图,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 |||||||||||||||||||||||||||
(二)自 主 学 习 | (一)总结过渡:世界人口的增长有快有慢,应该怎样进行定量分析呢? (二)介绍: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出生—死亡)与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之比,它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是研究地区人口自然变动和未来人口规模的重要指标。 2.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等于0、或小于0三种情况对世界人口数量的不同影响。 (三)我们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由缓慢到加快。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阅读课本89页第一段回答: (一)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 (二)分析讨论 1. 造成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战争.灾荒.疫病.医疗条件差.生活水平低等。 2.造成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快。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
(三)学 以 致 用 | (一)出示课本90页活动:计算德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三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出他们的差异。 (二)提示: 德国属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家。 印度和尼日利亚属于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 | (一)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德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三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15.4‰.23.4‰。 (二)得出结论: 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通过计算,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 ||||||||||||||||||||||||||||
(四) 图文转 换 | (一)总结过渡:不同的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不同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也不相同。 (二)出示课本图5-1-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2010年)示意”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不同的大洲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的差异。 (三)明确: 1.欧洲.北美洲中的国家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2.亚洲.非洲.南美洲中的国家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 读图得出以下结论: (一)不同的大洲人口数量不同: 1.亚洲人口数量最多。 2.澳大利亚人口数量最少。 (二)不同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同: 1.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其中欧洲最低;2.亚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其中非洲最高。 | 通过读图训练,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 | ||||||||||||||||||||||||||||
承 接 过 渡 | 世界各地区的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 | 承上启下 | |||||||||||||||||||||||||||||
二.人口的分布 | |||||||||||||||||||||||||||||||
(一)讲练 结 合 |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表示这种差异。 (二)讲述由定义得出人口密度公式: 强调单位:人/平方千米 (三)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
(四)强调:人口密度是由某区域人口数和该区域的面积共同决定的。 | (一)自学课本90页第一段,说出并标注“人口密度”。 (二)记住并理解人口密度公式,明确单位。 (三)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 A地的人口密度为:80人/平方千米 B地的人口密度为:160人/平方千米 (四)通过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小,人口稀疏 (五)专题训练: 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 让学生从实际演算中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 ||||||||||||||||||||||||||||
(二) 读 图 归 纳 | (一)出示课本图5-1-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1.世界人口稠密区。 2.世界人口稀疏区。 3.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出示课本图5-1-3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及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指导学生分析: 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什么共性? 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稀疏地区的原因。 (三)补充总结:除此之外,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生产方式.经济方式.交通.军事.宗教信仰.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读图分析得出: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 2.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亚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地区和中国的青藏高原。南极洲和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更是无人定居区。 3.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不均匀”。 (二)回忆: 1. 在分层设地形图上,不同的颜代表不同的地形,利用深浅不同的颜可以大致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形类型。 2.高、中、低纬度的范围。 3.半球的划分。 (三)读图归纳: 1.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①纬度位置方面:中低纬度 ②海陆位置方面:沿海 ③地形方面:平原 2.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环境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3.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原因: ①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极端干旱的沙漠。 ②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终年高温多雨,过于湿热。 ③亚洲和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地区——纬度高,气候终年寒冷。 ④中国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⑤南极洲——世界的寒极,终年严寒。 | 通过阅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图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 ||||||||||||||||||||||||||||
(四)世界人口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人口分布均匀呢? | 结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水源等。 5.回答:不能。 | ||||||||||||||||||||||||||||||
(三)趣 味 地 理 | 安排课本91页活动——“家”的选择。 出示景观图片:平原、极地地区、沙漠、草原、高原和海滨。 | 结合景观图所反映的地理环境,说说愿意把“家”选在哪里,并说明原因。 | 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 ||||||||||||||||||||||||||||
总结 过渡 | 世界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都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人口问题。 | 承上启下引入人口问题。 | |||||||||||||||||||||||||||||
三.人口问题 | |||||||||||||||||||||||||||||||
(一)合作探 究 | (一)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2页后回答。 (二)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带来一系列问题。那么乡村人口为什么大量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过多产生哪些问题? (三)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人口问题。要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应该怎样去做? (四)介绍“不同的国家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国家实行了生育控制政策。例如: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 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的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 (一)阅读课本,同位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 (二)谈论后总结: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导致资源被破坏甚至枯竭,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2.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生活孤单等问题。 (三)结合身边生活,分析: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93页及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问题图片,回答产生的问题: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 (五)讨论后回答: 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通过同位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 ||||||||||||||||||||||||||||
(二)思 维 拓 展 | 追问:我们知道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人口问题。那么,人口数量多有没有好处呢? | 小组讨论后回答:有好处。 1.人口越多,力量大。 2.人口越多,劳动力也就多,创造的财富多。 3.人口多意味着人才多。 |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 ||||||||||||||||||||||||||||
知识建构与梳理 | 通过建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 ||||||||||||||||||||||||||||||
● 【当堂达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