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的十二种提问方法
记者访问的十二种提问方法
面对复杂多变的大千世界、形形的采访对象,面对不同心境、不同状态的同一个人,面对无比微妙、无比深透的心灵,记者只有掌握多种多样的提问方法,机智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根据新闻实践的积累,记者在访问时采取的提问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正提法——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
  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二、迂回法—— 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
  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
  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
  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三、诱导法——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
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
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四、追踪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
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西方记者在采访中是比较善于采用追问方法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设问法——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六、激将法—— 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
  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
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
  西方记者大都热中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著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什么地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