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知识点总结优秀9篇
任二世皇帝嬴胡亥 (公元前230至前207年 篇一
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07年)。秦始皇第26子,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并伪造遗诏继位,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葬于杜南宜春苑(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岸)。
秦灭六国时秦军实力那么强 秦末之时为何连起义军都打不过 篇二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在秦始皇这一代统一了天下。谁曾想,秦始皇设想的传承万世不仅没有实现,还二世而亡了。
这其实挺令人吃惊的。
秦朝建立的时间,仅仅十几年,这么短的时间,当初灭六国的精锐之师应该都还在,秦朝应该不害怕起义军的威胁才对,可事实就是秦朝被推翻了。
那么,当初秦国灭六国的军队去了哪里,有和起义军正面对抗吗?如果有,那么为何又如此的不堪一击,和灭六国前的秦军差距如此之大呢?
秦国精锐之师,一支被灭,一支背叛
秦始皇灭六国以后,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次是北击匈奴,也就是蒙恬带领的军队,另一次是南平百越,也就是赵佗率领的军队。
胡亥登基以后,赵高开始支配秦国朝政,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蒙恬两兄弟。在杀了蒙恬两兄弟以后,赵高就将蒙恬率领的军队交给了王翦的孙子,王离。
而这支军队,也是秦朝末年抗击起义军的主力。
至于赵佗率领的军队,则驻扎在当时的百越地区,位于如今的广东一带。这一片地区,在当时是十分落后的。
是以,当秦始皇攻打下这片地区以后,就并没有多么的重视,只是派了赵佗等人驻扎在那里。
坏就坏在这里。
秦朝末年,中原内乱,各地硝烟四起,民不聊生,而百越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险峻,又落后,反而躲过了一劫。
在这样的形势下,赵佗又手握重兵,自然就会生出别的心思。于是,他就占山为王,在百越地区扎根了下来,还建立了一个帝国,南越国,而赵佗也被称为南越武帝。
回到王离这边。
王离接收了蒙恬的军队以后,在秦朝末年起义不断的日子里,自然就成为了抗击起义军的主力。
一开始,章邯和王离等人,利用这支军队,确实很好地打击了起义军的嚣张气焰,几乎就要收复失地了,直到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楚军,击败王离,诱导章邯投降,随后更是将剩余的几十万秦军全部坑杀。
至此,秦朝的主力尽灭,灭亡是剩下时间问题。
秦国正规军打不过楚国起义军,为何?
章邯和王离率领的秦军为何还打不过项羽率领的起义军?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赵高肆意杀戮,人心惶惶
胡亥即位以后,赵高利用职务之便,铲除异己,大肆屠杀忠臣良将,蒙恬就是其中一个。而王离率领的军队,本来就是蒙恬率领的。
自己的主帅无辜被杀,这些秦军难免心生悲凉之感,作战能力下降也可以理解。
而章邯的投降,更是和赵高的无端杀戮有着莫大的关系。毕竟,按照赵高这样的性格,就算章邯真的击败了项羽,恐怕也得不到善终。
这才使得秦朝的正规军如此的不堪一击。
二、项羽天赋异禀
项羽的天赋异禀,是大家公认的。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是项羽以少胜多的巅峰之战,而此前的项羽只不过是一个国破家亡的落魄贵族罢了。
先秦历史知识点 篇三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六国末代国君又是什么下场 篇四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依次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几百年的诸侯纷争局面,建立了大秦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称始皇帝。那么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原六国的末代国君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赵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韩王安
战国末年的韩国,可以说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也是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韩国的末代之君韩王安即位时,韩国的形势就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面对强大的秦国,韩王安是又怕又恨。
当赵军被秦军斩首十万人时,韩王安曾派人上书秦国,请求秦国不要发兵攻打韩国,当
赵国李牧率军击败秦军时,韩王安便倒向赵国一边。以为依托赵国为靠山,便可以高枕无忧。
公元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大军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当秦军兵临韩国都城时,韩王安素车出城投降,韩国灭亡。从此韩国并入秦国,韩地被设为颍川郡。韩王安则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后来,原韩国的旧贵族在韩国故都发动叛乱被秦军平定。韩王安在软禁中被处死,以绝后患。
赵王迁
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实力变得十分强大,一跃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足以与秦国抗衡。后来在秦赵争霸的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实力严重下滑,从此轮流为二流的国家。
公元前229年,秦军攻打赵国。赵王迁以李牧为将,抵御秦军。秦国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的宠臣郭开,用计除掉了赵国最后的擎天柱李牧。从此赵国再无良将可用。
李牧被除掉后,秦军大举进攻赵军,攻克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宣布灭亡。赵王迁被俘虏
后,被秦始皇流放到了房陵的深山中。公元前228年,原赵国的残余势力代王嘉被秦将王贲俘虏,赵彻底灭亡。
魏王假
战国时期的魏国本是最先称雄的强大国家,可惜在后来的战争中实力逐渐衰弱。公元前228年,魏景湣王去世,魏王假即王位。这时同样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魏国,便是继韩、赵灭亡后,第三个被灭的国家。
公元前225年,秦军将领王贲率十万大军攻魏。王贲以水攻的方法,引黄河、鸿沟水灌入魏国都城大梁。大梁城内死伤无数,魏王假率众投降,魏国宣布灭亡,魏国的旧地从此成为秦国的郡县。关于魏国末代君主魏王假的结局,有记载说是被秦始皇所杀。
楚王负刍
战国时期的楚国实力不容小视。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当秦王嬴政准备攻打楚国时,曾问年轻的秦军将领李信需要多少兵马可以灭楚。李信回答二十万秦军足以灭楚。
秦王嬴政又问老将军王翦多少兵马可以灭楚,王翦则认为需要六十万秦军才有把握。秦王便以李信为将军率二十万大军去灭楚国。由于李信过于轻敌,在灭楚之战中大败。
秦王嬴政立刻清醒了头脑,重新请出老将军王翦以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楚王负刍被俘虏。不久后,项燕扶持的熊启也被俘虏自杀,楚国灭亡。
燕王喜
战国末年,秦国实力强盛,随着韩、赵相继被灭后,燕国自然也是危在旦夕。公元前227年,强大的秦军进攻燕国。为了扭转局势,燕国末代国君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派了一名叫荆轲的勇士。
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献给秦国。当秦王政慢慢打开地图时,突然露出来一把匕首,荆轲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政刺去。然而荆轲刺秦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公元前226年,王翦率秦军攻下燕国都城都蓟。燕王喜逃亡到丹东,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下,杀太子丹献于秦国以保全燕国。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在秦王嬴政统一的大志下,
燕国注定灭亡。没过几年,燕王喜便被秦军俘虏,燕国灭亡。
齐王建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战争中,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国内也是非常的太平,一方面有君王后的扶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
因为齐国与秦国相隔很远,当其他五国在秦国强大的进攻下忙于自救时,齐王建统治的齐国则已经有四十多年未经受过战争。君王后去世以后,齐王建的舅舅,后胜被任命为齐国的国相。后胜被秦国的间谍用重金收买,派遣到秦国的宾客回到齐国后,反而为秦国充当间谍。
公元前221年,秦军攻进齐国都城,齐王建听从后胜的计策,投降秦国,齐国灭亡,从此天下皆归于秦。齐王建投降后,被秦始皇安置在共地,不给他东西吃,最终被活活饿死。
秦始皇在大败匈奴的情况下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修长城 篇五
在历史上,秦朝的大将军率领着一大批军队,与匈奴的骑兵展开对决。因为当时清朝才刚刚统一了全国,所以士兵们士气高昂,一举打败了匈奴。剩下的匈奴只能吓得逃跑了,在大漠中偷偷的生存。但是之后,打了胜仗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继续进攻,而是改为防守。30万的士兵以之前留下的长城为基础,在当地开始修建长城,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知道的万里长城。那么秦始皇当时是怎么想的,战事对自己如此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继续进攻,反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去修长城呢?
我们先抛开自己本来的观点,站在他的角度来想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他当时的军队里面大部分都是农民,而匈奴擅长的却是骑兵,如果要和他们对战,必须要训练大量的骑兵。要让平时只会种地的农民,成为一个能与在马上生存的民族相对抗的骑兵,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且这些农民不去种地了,国家就没有粮食了。而且就算有骑兵,还要把这些人送到北方与敌人对抗,粮食的运输和消耗也要花费一大笔钱。
而且古代不像现在有这么发达的交通方式,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和畜力。历史上有记载,当时从内陆把1石粮食送到前线,路上所要消耗的粮食就是192石。与此同时,对方的骑兵作战成本就很低了,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再加上在自己的地盘,什么都不会耽误。另外,
除了花费成本比对方高之外,得到的收益也非常少。即便是让他们占领了草原,这些草原也没有办法耕地。而当时国家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农民,没有办法耕地,这么大的地盘还有什么用。所以就算最后打赢了,国家也会被这些成本所压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