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东北盘酱
东北盘酱
酱具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盘酱,一种是大酱.
上面说的满族先人发明的,后来完善工艺,制作的酱就叫盘酱.为什么叫盘酱呢?
由于这种食物多在营盘中食用,所以,至今满族还把下酱称为“盘酱"。后来,由于文化的融合,不光是满族人做盘酱,汉族人也有做盘酱的.只是由于个人喜好的口味不同罢了,已不是早期的观念了。具体的做法是:春节过后的正月里,或者二月初。人们精选上好的黄豆,用锅文火炒熟。出锅晾凉后,用磨磨成粉,现在都用粉碎机粉碎了。然后用水活好了,做成一尺来长,半尺来宽的长方体的酱块。做得不能太大,太大则容易伤热,太小则容易失水而发不透.发不透则没有油儿.将来作出的酱,品质也不好,不好吃。
这里面做多少块还有讲究。闰年做单数,平年做双数。
做好后,先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面干燥(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或报纸包好(防止蝇虫腐蚀、灰尘沾污等)。然后用绳子捆扎好。或挂在房梁上,或在炕稍锅台的犄角个热乎地方放在哪里,等待发酵。每块之间距约一寸,人口多的人家,酱
块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块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等到农历四月二十八。这时把发酵好了的酱块子洗刷干净。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要在太阳下暴晒,这为了消毒杀菌。这时酱块发酵好了,里面会有油泛出。这时就是准备要下酱了.
下酱时,酱块和盐的比例,一般都是三比一,这样咸度正好.把咸盐用开水化成盐水,这时可以放一个包着大料和花椒粒的纱布包放在开水里,溶解出来香味儿。再把酱缸在院子里,或园子里固定好,刷洗干净.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候,先把“酱耙”洗干净,放到缸底,倒进酱块,然后再把融化好的咸盐水倒进缸里。这里介绍一下“酱耙”,是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一个直杆比酱缸略高一点,另一端按上一个边长十公分的正方形木板就成了。记住,一定要做成“卯榫”的,切不可用钉子钉的,因为铁钉子在盐里会生锈。哪为什么强调一定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呢,因为这两种木料本身没有异味儿。切不可用松木做,那会有松木的怪味儿,将来酱不好吃。
下好酱后,用一块白布蒙上酱缸,用绳子绑好了.白布上要订上一个红布条。据说 是为了保护酱缸里的酱不生虫,有避邪的作用.
上面再盖上一个“酱帽子”,一般都是铁皮做的圆锥形的。下酱之后三天之内不动 酱缸。为的是让酱块里充分融进盐水,将来更容易碎.三天之后开始打耙,就是打开“酱帽子”开始用手拿着酱耙在酱缸里按一定的方向搅动酱。这是为了,让酱块充分的溶解,融碎.同时,也会把酱块里的杂质,发酵时长的一些白毛,漂浮在上面,好用饭勺子把那些沫子撇出来扔掉。
东北大酱

  要说小葱蘸大酱之前,必先说说东北的大酱。

  只是知道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人都吃酱,酱的品种也很多。但是,究竟具体哪个地方的人吃酱,那个地方的人不吃酱。对于这些,本人由于一些限制,所以没有办法具体考证。但是,大体上说就是南方人不吃酱或少吃酱,北方人多数都吃酱。据《论语·乡党》中有明确记载:孔子他老人家也吃酱.甚至有一次由于没有酱,他老人家都拒绝吃饭了.但在众多吃酱的人中,尤以东北人吃酱最甚。在东北人来讲,你可以没有没有工作单位、没有亲戚朋友、没有老婆、没有子女、没有钱财、没有事业、决不夸张地说,甚至没有脸面和自尊,但决不可以
一日一餐没有大酱。特别是在广大的东北农村,没有大酱那简直没法生活,没发吃饭了。对于东北人来说,大酱就好比辣椒对于四川人,是生活中须臾不可少的。

  大酱的发明,可以说对东北人是一种杰出的贡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据说是,下酱的传统起源于东北的满族.从前东北的满族先民在森林和草原上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常常把谷物炒熟,或者磨成面子做成炒面,这样再食用起来比较方便(比如大豆等等).但有时在野外行走时被雨水淋湿了,就常常发酵,可是又舍不得丢掉,于是掺水用盐一搅当菜来食用。这其实就是最早时期的大酱了。这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明.这一点决不会错.

  大酱具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盘酱,一种是大酱。

  上面说的满族先人发明的,后来完善工艺,制作的酱就叫盘酱.为什么叫盘酱呢?由于这种食物多在营盘中食用,所以,至今满族还把下酱称为“盘酱”。后来,由于文化的融合,不光是满族人做盘酱,汉族人也有做盘酱的。只是由于个人喜好的口味不同罢了,已不是早期的观
念了.我家里原来就做盘酱.具体的做法是:春节过后的正月里,或者二月初。人们精选上好的黄豆,用锅文火炒熟.出锅晾凉后,用磨磨成粉,现在都用粉碎机粉碎了。然后用水活好了,做成一尺来长,半尺来宽的长方体的酱块。做得不能太大,太大则容易伤热,太小则容易失水而发不透。发不透则没有油儿。将来作出的酱,品质也不好,不好吃.这里面做多少块还有讲究。闰年做单数,平年做双数。做好后,先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面干燥(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或报纸包好(防止蝇虫腐蚀、灰尘沾污等)。然后用绳子捆扎好。或挂在房梁上,或在炕稍锅台的犄角个热乎地方放在哪里,等待发酵。每块之间距约一寸,人口多的人家,酱块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块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等到农历四月二十八。这时把发酵好了的酱块子洗刷干净.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要在太阳下暴晒,这为了消毒杀菌.这时酱块发酵好了,里面会有油泛出。这时就是准备要下酱了。

  下酱时,酱块和盐的比例,一般都是三比一,这样咸度正好.把咸盐用开水化成盐水,这时可以放一个包着大料和花椒粒的纱布包放在开水里,溶解出来香味儿。再把酱缸在院子里,或园子里固定好,刷洗干净。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候,先把“酱耙”洗干净,放到缸底,倒进酱
块,然后再把融化好的咸盐水倒进缸里。

  这里介绍一下“酱耙”,是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一个直杆比酱缸略高一点,另一端按上一个边长十公分的正方形木板就成了。记住,一定要做成“卯榫”的,切不可用钉子钉的,因为铁钉子在盐里会生锈。哪为什么强调一定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呢,因为这两种木料本身没有异味儿.切不可用松木做,那会有松木的怪味儿,将来酱不好吃。

  下好酱后,用一块白布蒙上酱缸,用绳子绑好了.白布上要订上一个红布条。据说是为了保护酱缸里的酱不生虫,有避邪的作用。上面再盖上一个“酱帽子”,一般都是铁皮做的圆锥形的。下酱之后三天之内不动酱缸.为的是让酱块里充分融进盐水,将来更容易碎.三天之后开始打耙,就是打开“酱帽子”开始用手拿着酱耙在酱缸里按一定的方向搅动酱。这是为了,让酱块充分的溶解,融碎。同时,也会把酱块里的杂质,发酵时长的一些白毛,漂浮在上面,好用饭勺子把那些沫子撇出来扔掉。这活儿,要有耐心,一次都要打一百次左右的耙。由老太太或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来做。过一周左右,酱开始发酵了。这时,再打酱缸,会飘出阵阵酱香。有的人家的酱会飘出很远,惹得左右四邻都称赞。这时,酱的颜也会发生变化,
会呈现出诱人的黄红.一般,发酵后一周或十天,就可以食用了。但此时,只能生吃.切不可用来炸酱或者爆锅儿。据说,那样就会把酱缸里的酱颜改变,会黑缸头。其实我想这本没道理,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没过月的酱,一定要从门进屋里,不可从窗户进屋,为什么,至今我也不知道,只是记得,小时候母亲不让那样做。问为什么,母亲只是说那样不好,想必她也说不出为什么,也只是从老辈儿人那里继承来的规矩吧.本也没什么道理。还有,没过月的酱缸,是不许别人家的生人来看的,由其女人。大家似乎都懂,一般都很自觉。

  打酱缸,撇酱沫,这活儿每日一次一直做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必天天打酱缸了。三两天一次,就可以了。还有,每次到酱缸里盛酱时(东北叫刀酱),人们也是习惯的打俩下酱耙。以后的日子里,每天好天气时,一定要揭开酱帽子,让阳光晒着酱缸,保持酱缸通风透气。这样酱缸就不会出现“捂了酱头”——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的问题。酱缸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冬天不怕冻.在滴水成冰的东北的隆冬,酱缸也可以安然的放在室外,不必担心会冻坏了。因为里面有极高浓度的盐分。所以,东北有一句俗话说:“小孩的屁股大酱缸"。意思是,这两样东西最耐寒.


  其实,我上面介绍的,只是传统的盘酱的做法。后来随着山东河北一带的移民填补东北,汉族人带来了自己的文化,做的大酱和满族的盘酱有很大差别。主要是,大酱不是炒熟黄豆再磨成面子,而是直接把黄豆用锅烀熟。之后用“豆触子"在锅里碾碎成黏糊状,再做成酱块。这盘酱和大酱都各有优缺点。盘酱,由于炒过黄豆,所以盘酱的颜好看,深黄红.所说的酱。但酱香味儿和细腻方面要逊于大酱。但是,大酱由于没经过炒熟这道工序,所以,颜要略显得淡黄,很不好看。

  所以,人们随着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的融合,发明了一种叫“二大酱”的酱。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通俗意义上的大酱。就是先把黄豆炒至八成熟,然后再用锅烀烂。用搅酱机搅成糊状,再做成酱块子。

  其他的程序和前面说的一样。这就是大酱的制作程序。

  后来,大酱也随着儒家文化传进了邻国,日本和韩国。以至于,现在韩国人以能吃到美味
儿的“大酱汤"而自豪。但他们不知道,中国才是酱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着这项非物质文化的所属权。

  在东北,一日不可无酱,每餐不可无酱。大酱的吃法也很丰富.

  由于东北气温常年较低,不利于细菌繁殖,因而人们有生吃蔬菜的习惯,用小葱,黄瓜,小白菜,生菜,香菜,水萝卜,乃至茄子、芹菜,抑或海带,酸菜心儿,大豆腐,土豆片蘸酱均不足为奇,各家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一大盘应时应季的“蘸酱菜"。东北人嗜酱如命,人们几乎能把一切进嘴的东西抹上大酱来吃。人们无所不蘸、生吃熟吃无所不能。这一点请您绝对相信,这样说,毫不夸张.人们用一小碟炸好的肉酱或鸡蛋酱加一大盘鲜嫩诱人、青翠欲滴的蔬菜.象广东人和上海人吃饭后甜点一样,满桌食客笑逐颜开、咔喳咔喳大嚼一顿,这顿饭才叫吃得舒坦.既开胃又可口,能吃下一碗饭的,至少还得再来一碗。

  东北大酱的吃法是丰富多彩的。常见的有鸡蛋酱,肉末酱,鲜青椒辣酱,葱酱,小鱼儿酱,茄子酱,还有酱茄子(茄子酱和酱茄子决不是一回事,是不同的两个菜),土豆丁酱,豆
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角丁酱,萝卜丁酱,芥末炸酱等等。它们有各的用场,各有各的滋味,各有各的组合方式,各有各的魅力所在.此外,还有酱鸡,酱牛肉,酱大骨头等等.比如说做鱼,在关内,在南方,那里的人从不可能用大酱来做鱼.便是家徒四壁,落魄江州,也不会想到用大酱烹鱼以果饥腹.但在东北,“大酱烀鱼”几乎成了寻常百姓之家的一道绝妙的风味菜。其中,最著名的鲇鱼炖茄子,也是比用大酱来爆锅,这样做出来的才最正宗。味道才最美。做蛤仕蟆也是如此。南方人做田鸡与牛蛙,绝不会用大酱来做。但在东北,做蛤仕蟆,惟有用大酱炖才会消出腥味,味道才十分的鲜美。除此之外的做法,吃起来便没滋没味.再比如,吃春饼,吃面条,吃煎饼,吃干豆腐,蘸、卷、拌,也须得有大酱佐之才为最佳亦最妙.东北人还喜欢吃饭包,就是用一两张大白菜叶子,里面放上鸡蛋酱,小葱段,香菜,土豆泥,再放上二米饭(大米和小迷魂合做的饭),然后包起来,用手捧着吃。

  小时候,家里没好吃的,春天,和小朋友们到野外挖野菜。什么芩麻菜,,小根蒜,“婆婆丁”(就是蒲公英,东北就叫婆婆丁),这是一种很好的野菜,春天,嫩的时候,人们很爱蘸酱吃.现在每到春天,我们也还是要买点野菜蘸酱吃。寻一下当年的感觉。小葱蘸大酱,这是东北人永远的美味儿。
东北大酱
材料;黄豆、盐、水.
    将大豆黄豆精选,剔除坏的、变质的豆粒和其它杂质,清水洗净,放进锅里加水煮熟,待汤焅净,切不可焦糊,豆粒用手一捻极酥烂,熄火焖至次日上午,豆焖成呈红。然后用搅肉机绞成均匀豆泥。酱泥干湿适宜,过干则难以团聚成坯,影响正常发酵;水分过多则酱坯过软难以成形,坯芯易伤热、生虫、臭败。酱坯大小一般以三斤干豆原料为宜,约为30公分长的横截面积20平方公分柱体,易于发酵酶变。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干(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防止蝇虫腐蚀、灰尘沾污等),放在阴凉的地方通风处,坯件间距约一寸,酱坯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坯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待之农历四月十八或二十八开始下酱。去掉外包装纸后将酱坯入清水中仔细清洗,刷去外皮一切不洁物;然后将酱坯切成尽可能细小的碎块,放入缸中。缸要安置在窗前阳光充分照射之处,为避免地气过于阴凉,一般要将酱缸安置于砖石之上。随即将大粒海盐按二斤豆料、一斤盐的比例用清净的井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淀,注入缸中,水与碎酱坯大约是二比一的比例.然后用洁净
白布蒙住缸口。三天以后开始打耙。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打耙,大约坚持打耙一个月时间,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每次二百下左右,把沫子盛出来丢掉,直到将发劲儿(酱液表面生出的沫状物)彻底打除为止,每天打耙酱会变的很细,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此间,要特别注意避免“捂了酱头"——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为了通风防雨,缸口上要罩上一顶“酱缸帽子".农村酱帽的传统制法是就地取材用秫秸或苇子秸编成大草帽形状,既透气又防雨水。
东北大酱制作方法
一、制曲:将大豆去杂、洗净、加水泡透捞出,用锅加水煮烂,放到案板上简单拦几刀,按0。5公斤大豆加一两面的比例,把面与蒸熟的大豆拌匀做成酱块,用纸包好,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在室内发酵,约20余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