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的治理措施。
知识汇总: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商君书》认为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2.秦朝时期: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 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是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___。东汉末年,战事频繁,户籍散乱。
4.隋朝时期,命州县官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朝时期,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_____一造。
6.宋朝时期,户籍分为_____________。主户指___________________,客户______________。
7.元朝时期,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_____________,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8.明朝时期,继承了元朝的以_________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户籍册称__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__________________。
9.清朝时期,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朝前期实行______________,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________年间,朝廷御令户籍永停编审。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从秦汉到明清,______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秦汉时期,乡设____,掌______。设啬夫,掌_____、__________;设游徼,掌__________。里设_________。乡里之外有亭,设________,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朝以___________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朝实行___________。
4.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的邻保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朝王守仁任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保甲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有利于维护统治。
2.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___________,民间组织处于____________。
汉朝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世______________的设置较为普遍。
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体的传统。
秦汉时期,皇帝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明初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开始,政府设专门机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__________,核心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训练:
一、单选题
1.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根据材料信息,下列结论中可以得出的是(   
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②说明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③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所示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这反映出秦朝(   
A.户籍制度非常完备    B.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C.社会等级分化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
3.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4.下面是秦朝《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其史料价值在于(   
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为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证明秦朝百姓赋役负担较轻    B.说明秦朝很重视法制建设
C.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    D.展现秦朝书法艺术的成熟
5.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将(   
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    B.导致户籍管理失控
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D.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6.秦朝建立后普遍推行户籍制度,凡男子均须向政府申报年龄,称为“书年”;至成年即载明于户籍,称为“傅籍”;人户迁居应经官府批准后登记,称为“更籍”。这一方式(   
A.不利于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    B.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成熟完善
C.是政府控制民力的重要举措    D.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
7.户籍档案是了解古代王朝人口变化、土地及赋役制度等的重要资料。有学者在研究7世
纪后期敦煌户籍档案时发现,大历四年,某处在籍的61户人家,户均已授田47亩,仅占应授田的33.9%;户与户之间授田数也存在差异,如:赵大本三丁一中一老男90亩,张介介中女当户51亩,令狐进尧一丁一老男103亩。由此可推知,当时(   户籍类别
A.土地兼并情况严重    B.政府严控土地流转
C.赋税制度有待调整    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
8.最近几年,来源于各地农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字不断涌现,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了(   
A.村委会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全
C.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加强    D.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朝廷拨款是官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宋以后,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等也会得到官府的拨款资助,如赐书、赐田等,尤其是隐居民间聚徒讲学的名师硕儒,常会得到政府的褒奖。宋政府这种做法旨在(   
A.完善科举制度    B.提高私学地位
C.弘扬儒家思想    D.加强社会教化
10.明清时期,“合同式宗族组织”在福建地区出现,它突破子血缘、地缘纽带,通过建立合同关系来决定族人的权利和义务。该组织的出现(   
A..反映了雇佣现象的普及    B.动摇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C.促成了宗法制度的崩溃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11.洪武五年,朱元璋下令在乡村建“申明亭”,召集百姓学习皇帝谕旨;建“旌善亭”,表扬好人好事,“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此举主要意图是(   
A.提升百姓道德水平    B.强化君主专制    C.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D.宣传儒家思想
12.秦朝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即上计),汇报所用相关文书称为“计薄”,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
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据此可知,“上计”的实行(   
A.为抑制豪强地主提供了保障    B.能有效杜绝地方官员的贪腐
C.有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D.构建起系统的基层治理体制
13.明代在地方设立申明亭,书写境内百姓过失以示惩戒;设置族善亭,书写善人善事以示表彰。各地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负责书写,称为老人。毁坏亭舍、涂抹榜文者,予以严惩。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   
A.注重道德教化    B.造成地方分权    C.体现宽严相济    D.依赖地方士绅
14.唐初,政府限制土地兼并,并强制富户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唐中后期,由于均田制瓦解,政府开始以资产和田亩为标准征税,富户成了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并逐渐把持乡村权力,成为政府在乡村中的代理人。据此可知唐代(   
A.统治者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B.政府丧失对乡村的管控
C.税收制度限制了土地兼并    D.社会变化影响地方治理
15.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隋文帝将西北地区原来由自发管理的赈灾机构“义仓”收归州或县管理,由之前民间捐助谷物,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后全国推行。隋炀帝时期,地方政府开仓放粮要经过朝廷的批准。可见,这种变化(   
A.减轻了百姓负担    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了隋朝稳定    D.不利于政府备荒赈灾
16.北宋范仲淹及其后人通过购置田产以开展宗族救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义庄组织。为贫困的族人进行救济、对族人的婚嫁丧葬进行资助、支持和奖励族人读书进仕,同时祭祀祖宗.修缮坟墓等以凝聚宗族力量。范氏义庄成为当时及后世族田义庄发展的基本参照。由此可见,义庄(   
A.丰富了宗法制的内涵    B.发挥了社会整合功能
C.履行了政府救济职能    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17.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鸠杖”习俗并加以制度
化。下图是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戴冠的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据此可知,汉代(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风气    B.传统宗法观念得到复兴
C.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    D.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