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教学立意的理解与提升研究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教学立意的理解与提升研究
教学立意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时的观点或视角,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挖掘教学立意的内涵,剖析教学立意的价值,提出“先”“新”“实”“远”的教学立意原则,以及深谙知识本质、开展学情调查、落实学生主体、激活应用过程的教学立意提升路径。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课前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好似一部剧本,它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与安排。现实中,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演绎出截然不同的课堂,撇开课堂教学实施时的诸多因素不谈,教师教学设计之初的教学立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一、教学立意的理解
(一)教学立意的内涵自然数包括小数吗
在学界,教学立意虽引起一些高校专家与教师的关注,但关于教学立意的界定暂且没有统一的说法。胡海舟教授指出:“所谓教学立意,概而言之,是教师教学的主观意旨。具体言之,
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综合考量,对某一项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过程的核心命意。”侯桂红教授指出:“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提出的核心观点或主张。”戴俊老师则认为:“教学立意指向于课堂教学的目标意旨,包括教学的思想、采用的方法、设定的目标、选择的范式等。”虽然对于教学立意的界定众说纷纭,但也有共通之处:教学立意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因人而异,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宏观导向作用。
我们认为,教学立意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时的观点或视角,它融入了教师本人对课程理念、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实的理解与把握,整体定位教学目标,全面统摄教学过程,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想和追求。需要明确的是,教学立意与教学设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立意是无形的,但却是一节课的灵魂,它指引着教学设计的方向;教学设计是有形的,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常以文本形式呈现,它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一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除了依据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之外,往往凭借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这里的“感受和经验”正是确定教学立意的源泉。
(二)教学立意的价值
一节课能否引发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智慧的生长、素养的积淀,往往取决于教学设计前的教学立意。
1.提升教学品质
教学立意的高下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品质。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而言,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立意:有的教师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是“知识立意”;有的教师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这是“能力立意”;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着力使学生获得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数学素养,这是“素养立意”。三种层次不同的教学立意自然会呈现不同的课堂生态。当前,“素养立意”的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基于这样的教学立意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将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科教学内容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从而真正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此时,知识技能从教学的目的转变为教学的媒介,并服务于人的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才是知识技能教学真正的归宿。
2.促进教学转型
教学立意从“知识”向“素养”嬗变时,无形中引领着课堂的走向,促进着教学的转型。
这种转型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由“丰盈”到“清简”。课程改革时至今日,一线教师大多对“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课程目标耳熟能详,任意翻开一篇教学设计,我们都可以从中到相关内容,并且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四条之多。然而,这些目标并未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面对条目繁多的目标,教师难免会有无从下手之感,与其这样,不如化繁为简,深入挖掘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从而把握这一核心展开教学。
二是教学内容由“抽象”转向“具体”。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倘若再以抽象的方式实施教学,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数学“繁”和“难”的印象,从而影响其数学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日常生活的交汇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三是教学方式由“讲授”转向“研究”。在班级授课制这一背景下,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是最为经济的,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做中学”才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研究。
四是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向“ 学生”。长期的教学惯性使不少教师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常识,他们主宰着课堂教学的全程,眼中看到更多的是知识、技能,而当我们真正践行学生主体的课堂时,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培育、人格的养成将会得到充分关注。
二、教学立意的提升
(一)确定教学立意的原则
教学立意统领着教学过程,对教学具有宏观导向作用。但确定教学立意绝非不切实际地人云亦云、生搬硬套,而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先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意在课先”应是教师坚守的第一原则。在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深度研读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挖掘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进而形成一节课的教学立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实中,不少教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自认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常常跟着感觉走,这样的教学是
随意的,自然难以担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任。
2.新
当前,任何教学内容都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而这往往也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应有的思考,他们习惯了模仿,长此以往,原本生动的教学过程容易变得枯燥、无趣。教学立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独创性理解,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不应囿于已有的经验,而应基于学生,不断挖掘出新的立意,这里的“新”指新的视角、新的见解、新的观点。当然,“新”的教学立意不会在无端的等待中自发出现,只会在不断的思索中动态生成。
3.实
一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但无论如何变革,教师的教永远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立意绝不能好高骛远,而应着眼学生的实际。教学立意应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深可浅。一言以蔽之,唯有适合的教学立意才是最好的教学立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