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柳梢青
·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注释】柳梢青:词牌名。楝:暮春开花的一种树。斜曛:夕阳斜照。阑:栏杆。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的面面。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一句的妙处。
2.拓展阅读
静女其姝
《诗经·国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
【注释】姝:美丽。城隅:城角。爱:同,隐藏。踟蹰:犹豫徘徊。彤管:红的管子,或谓红箫笛一类管乐器。炜:鲜明有光的样子。说怿(yuè yì):喜爱。
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洵:诚然,确实。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分别解释加点的涵虚端居的意思。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的”“各是什么意思?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光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中的漏断”“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笔,写出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令他上下追寻。
B.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反复的美感,还有深化意境的作用。
C.“宛在一词在诗中反复出现,形象地写出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缥缈之感。
D.诗歌每章开头以景起兴,利用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2白露为霜白露未已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寓意?
8.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怒号二字写出秋风威力之大,”“”“也呼应风之猛烈。
B.“”“写出了作者面对童抱茅而去的愤懑和无奈。
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又写出被子的陈旧,表现作者生活极其贫苦。
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只是因为屋破漏雨,长夜难熬,才睡不着觉的愁苦情绪。
2)班级要举办杜甫诗歌朗诵会,你想朗诵这首诗。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会杜甫的处境或情怀,你打算选一幅图作为朗诵背景。你会选择下面两幅图中的哪一幅?请结合这首诗的相关内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以下词语:涵虚,端居。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0.古诗词欣赏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伊人是什么意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甲诗首联中的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__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庾诗用“________”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李诗借“________”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庾信与周尚书曾同在南方的梁朝为臣,后被俘于北周都城长安。此诗写于周尚书回南方之时,而庾信一直无法回归。
1)庾诗用“________”一词形容自己归途遥远,李诗借“________”比喻征途漂泊无依的友人。
2)这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1)词的上阕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
2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14.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写出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山光鸟性________余钟磬音________
2)尾联两句运用________手法,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表现了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诗人通过欣赏幽美的景,营造了________意境,表现了淡泊的情怀和遁世绝俗的情趣。
1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 品味的妙处。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
16.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人用“________”三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个人无所依附的凄苦命运。
2)下列对诗歌的解读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途经零丁洋时所作。
B.首联辛苦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比喻贴切,形象鲜明,对仗工整。
D.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诗人在个人前途无望时的失落与悔恨。
3)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经问世,立即被人称道,并成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17.阅读《送友人》和《谢亭送别》,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两首诗都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表达离别之情。请你结合《送友人》五六句(颈联),《谢亭送别》后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2)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对于别离总是歌吟不绝。一种别离,多样情思。下面诗句中最能体现旷达乐观情怀的一项是()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