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大学之道》名句默写
《论语》选择性必修上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4.孔子说,从近切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主的句子是:“,。”
5.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美德,他在《论语.子罕》中这样评价具有这三种美德的人:“,,。”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7.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9.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0.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11.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12.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13.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之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
《论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人而不仁士不可以不弘毅
9.敏于事而慎于言
10.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2.任重而道远
13.就有道而正焉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学之道》
1.《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
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事立教”的目标所在。
2.四句,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地论述了志向坚定带来的一系列益处,也是达到“至善”境界的过程。
3.《大学之道》中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4.《大学之道》中,作者认为德行修养离不开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道出了认识事物的智慧。
5.《大学之道》中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是
6.《大学之道》中写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获得学问的句子是
7.大学之道》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
中最根本的一条。
8.《大学之道》中说修养品性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接着是
9.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事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国
10《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1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大学之道》
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4.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物格而后知至
7.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8.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9.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
10.致知在格物
1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