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礼记·大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节选自《礼记·大学》)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格物             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偏向
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学之道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B.知止而后有定           人而不仁,如礼何
C.欲齐其家者             其恕乎
D.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
10.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
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1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心不在 / 焉视而不见听 / 而不闻食 / 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 / 焉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 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 / 视而不见 / 听而不闻 / 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 / 而不见听 / 而不闻食 / 而不知其味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继而又提出了“八条目”之说,“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
C.要做到“诚意”需要不自欺欺人,要做到“正心”需要摈弃不良情绪和外界干扰。
D.选文中使用了顶针、排比等修辞,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增强了说服力。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8B
9D
10D
11A
12C
13B
14.(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要使意念真诚,就先要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3)所以喜好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也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很少!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格:推究。句意: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故选B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的;代词,它。 
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 
C.代词,自己的;语气词,大概。 
D.动词,做。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大学:古义,大人之学,博学;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 
B.不行:古义,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   
C.虑:古义,用绳结缀;今义,思考,担忧。 
D.孺子:古今均指小孩子。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心思不能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虽然也在看,却是看不到;虽然也在听,却是听不清;虽然也在吃,却是吃了还不知道什么滋味。
“焉”是代词,作“在”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B;“视”是名词,作主语,“视而不见”与“听而不闻”是对称结构,中间断开,排除D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八条目’之间是并列关系,‘格物’是其核心”错,“八条目”之间是递进关系,“修身”是“三纲八目”说的核心。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彰显;明德,美德。
2)关键词:诚,使动,使……真诚;致其知,获得知识。
3)关键词:好,喜好;恶,缺点;美,优点;鲜,少。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
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