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挖空翻译+文言文知识+理解性默写
(教师版)
一、挖空翻译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宗旨),在明(彰明)明(美好的)德(德行),在亲(亲近爱抚)民,在止(达到)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目标,指“至善”)而后有定(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接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天下的人)者,先治(治理)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获得)其知(知识)。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平民)
,壹是(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这)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治理)天下可运(运转)之掌上。所以(之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小孩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恻隐(怜悯)之心;非所以内交(结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从这里)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不是)人也;无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有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扩充)之矣,若火之始然(燃烧),泉之始达(流通)。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二、课文重点文言文知识归类
(一)通假字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通“纳”,结交)
②若火之始然 (通“纳”,结交)
(二)古今异义
1.大学之道
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2.自贼者多
古义:伤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
(三)一词多义
1.明
在明明德 (彰明)
在明明德 (美好的)
2.道
则近道矣 (规律、道理)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3.修
先修其身 (修养)
修守战之具 (修理、整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4.所以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表示因果关系,所以)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表示因果关系,所以)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5.事
不足以事父母 (侍奉)
今日之事何如 (事情)
(四)词类活用
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使动用法,使……彰明)
3.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使动用法,使……真诚)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翻译: 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翻译: 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翻译: 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翻译: 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翻译: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翻译: 羞耻心是义的发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翻译: 谦让心是礼的发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翻译: 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2.状语后置
在止于至善
翻译: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翻译: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翻译: 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翻译: 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六)古代文化常识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 曾子 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理解性默写
1.《大学之道》中,用“在止于至善”来表达大学之道的最高境界。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先修其身”,修身的前提条件是“先正其心”。
3.《大学之道》中,用“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
4.《大学之道》中的“致知在格物”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物格而知至”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6.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大学之道》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
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8.《大学之道》中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
9.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0.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1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1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1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1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两句是说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1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
16.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17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两句,作者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18.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19.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两句写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挖空翻译+文言文知识+理解性默写
(学生版)
班级: 姓名:
一、挖空翻译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在明( )明( )德( ),在亲( )民,在止( )于至善( )。知止( )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