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学》《礼记》的文化常识及其作者曾子。 2.掌握第一段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三纲”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 、 、《中庸》合成“四书”,后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逐渐被官方认可和推崇,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之道”是《大学》开篇的第一句。 2、《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编者: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相传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 内容: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意义:《礼记》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3、作者简介: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 ,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 ”,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二、自主学习 1、 解释下列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间有什么关系?能否将明德和亲民调换顺序? 3、以高中学习为例,谈一谈第二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合作学习】 组议: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 提示:仔细审题,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并进行圈点勾画。 【检】理解性默写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学之道》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第二段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3.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大学》之大学校训集锦 (1)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3)中国民航大学:明德至善、弘毅兴邦 二、自主学习 1、 解释下列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写一写你对“八条目” 的理解。 (1)格物 (5)修身 (2)致知 (6)齐家 (3)诚意 (7)治国 (4)正心 (8)平天下 3、想一想“三纲”和“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合作学习】 组议: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 提示:仔细审题,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并进行圈点勾画。 【检】理解性默写 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