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梳理
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
一、相关成语
1.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2.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3.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4.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5.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6.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7.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
做起。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
8.行远自迩: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9.舍本逐末:舍:放弃。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末:枝节的,次要的。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10.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11.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
12.反求诸己:指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
13.钓名要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4.邻里乡党:泛称一乡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5.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6.四体百骸:意思是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17.九州四海: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二、文化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中抽离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大学》是四书之首。(“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小学:“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3.“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4.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5.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6.《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意,另外三本为《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鲜明。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
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
7.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
8.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三、重点词语
明:彰明。
格:推究。
壹是:一律。
内:通“纳”,结交。
要:求取。
贼:伤害。
然:同“燃”,燃烧。
四、一词多义
明
在明明德(彰明)
在明明德(美好的)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明以教我(明白地)
名实已明。(明了,清楚)
明于治乱。(懂得)
道
大学之道(宗旨)
道芷阳间行(取道)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原因)
师道之不存(风尚)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志向,理想)
来吾道夫先路(通“导”,引导)
修
先修其身 (修养)
修守战之具 (修造)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正)
修之于朝廷。(整治)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
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美好的)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撰写)
得
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谁得而族灭也(能够)
此言得之(适宜,恰当)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诚
欲正心者,先诚其意(使……真诚)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
然,诚有百姓者(的确,确实)
要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然
若火之始然(通“燃”)
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
森然欲搏人。(……的样子)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认为……正确)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助词,用于形容词的词尾)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表转折,然而)
不以为然(正确)
内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通“纳”,结交)
拒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所以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的原因)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用来……)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原因)
冀君实或见恕也(名词,情由,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凭借,用来……)
五、重点字词意义或用法挖空练习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在明( )明德( ),在亲( )民,在止( )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 )矣。
古之( )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 )之掌上。所以( )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 )见孺子( )将入( )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 )之心;非所以( )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 )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 )也。由是( )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 )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 )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 )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不能者,自贼(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 )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 )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苟( )能充之,足以保( )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答案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根本原则),在明(彰明,使动用法,使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在亲(亲近、爱抚 ,形容词做动词)民,在止(达到)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坚定不移 ,形容词做动词);定而后能静(心不妄
动,形容词做动词);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形容词做动词);安而后能虑(思虑精祥);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根本和枝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接近)道(大学宗旨)矣。
古之(主谓间助词,取独)欲明明德于天下(介宾结构后置)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动,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使动,使…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动,使…真诚)其意(意念、想法)。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理)。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普通百姓),壹是(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
人皆有不忍人(怜爱别人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这)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运转)之掌上。所以( ……的原因)谓(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小孩子)将入(掉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之心;非所以(用来)内交(结交,“内”
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求取,博取)誉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从这里)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正确,错误)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有是(这)四端也,犹(如同,好像)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认为)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伤害)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自己,自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 ),泉之始达(流涌,指泉水涌出)。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使……)四海(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六、情境默写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