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成语、一词多义、重点实词、情境默写...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梳理
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
一、相关成语
1.止于至善: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2.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3.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4.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5.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6.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7.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
做起。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
8.行远自迩: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9.舍本逐末:舍:放弃。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末:枝节的,次要的。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10.内圣外王: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11.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
12.反求诸己:指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
13.钓名要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4.邻里乡党:泛称一乡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5.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16.四体百骸:意思是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17.九州四海: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二、文化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中抽离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后,“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大学》是四书之首。(“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古代学制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小学:“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大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大学阶段则教学生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学习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国家政治。
3.“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4.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5.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6.《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意,另外三本为《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鲜明。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
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孟子》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或根据不同对象,掌握对方心理,妙设机巧,引人入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
7.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
8.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三、重点词语
明:彰明。
格:推究。
壹是:一律。
内:通“纳”,结交。
要:求取。
贼:伤害。
然:同“燃”,燃烧。
四、一词多义
在明明德(彰明)
在明明德(美好的)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明以教我(明白地)
名实已明。(明了,清楚)
明于治乱。(懂得)
大学之道(宗旨)
道芷阳间行(取道)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原因)
师道之不存(风尚)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志向,理想)
来吾道夫先路(通“导”,引导)
先修其身 (修养)
修守战之具 (修造)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正)
修之于朝廷。(整治)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
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美好的)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撰写)
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谁得而族灭也(能够)
此言得之(适宜,恰当)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欲正心者,先诚其意(使……真诚)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
然,诚有百姓者(的确,确实)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若火之始然(通“燃”)
不然,籍何以至此?(这样)
森然欲搏人。(……的样子)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认为……正确)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助词,用于形容词的词尾)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表转折,然而)
不以为然(正确)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通“纳”,结交)
拒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所以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的原因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用来……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原因
冀君实或见恕也名词,情由,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凭借,用来……
五、重点字词意义或用法挖空练习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在明(      )明德(      ),在亲(      )民,在止(      )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      )矣。
古之(      )欲明明德于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    )之掌上。所以(    )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    )见孺子(    )将入(    )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    )之心;非所以(    )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    )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    )也。由是(    )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    )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    )有是(    )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    )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不能者,自贼(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    )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    )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苟(    )能充之,足以保(    )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答案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根本原则),在明(彰明,使动用法,使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在亲(亲近、爱抚 ,形容词做动词)民,在止(达到)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坚定不移 ,形容词做动词);定而后能静(心不妄
动,形容词做动词);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形容词做动词);安而后能虑(思虑精祥);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根本和枝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接近)道(大学宗旨)矣。
古之(主谓间助词,取独)欲明明德于天下(介宾结构后置)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动,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使动,使…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动,使…真诚)其意(意念、想法)。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理)。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普通百姓),壹是(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
人皆有不忍人(怜爱别人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这)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运转)之掌上。所以( ……的原因)谓(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小孩子)将入(掉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之心;非所以(用来)内交(结交,“内”
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求取,博取)誉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从这里)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正确,错误)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有是(这)四端也,犹(如同,好像)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认为)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伤害)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自己,自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 ),泉之始达(流涌,指泉水涌出)。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使……)四海(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六、情境默写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