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大学之道-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 教案
(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
课程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3.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工具书理解并掌握本文中的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3.通过诵读和讨论,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追求高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书籍是什么?分别指的是哪些书籍?
“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二、课前预习
1.解题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2.作品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3.知识拓展
大 学
“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
赏析现今大学校训中应用的《大学》格言。(详见课件)
三、初读文本,疏通文意
《大学之道》重点字词:
(1)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
(2)明:动词,彰明。
(3)明德:美好的德性。
(4)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5)止:至,到。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2)静:心不妄动。
(3)安:性情安和。
(4)虑:思虑精祥。
(5)得:处事合宜。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2)庶人:普通百姓。 
(3)壹是:一律,一概。
(4)本:本源、根本。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四、研读文本
1.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提出“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也是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坚定这样的目标,才能“定”“静”“安”“虑”,最终学有所得。
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
2. “三纲领”具体指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
“亲民”即“新民”,就是明晓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后,帮助自己及他人去除污染心灵的东西,使他们同样能够达到与自己同样心灵纯洁的境界,即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
“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三纲”中,“明明德”侧重于“内圣”,“亲民”侧重于“外王”,“止于至善”是最终追求。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3.第一段起什么作用?
明确: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4. 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
“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
“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5. “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
“八目”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目”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接“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条目连在一起,是“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这“八目”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其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基础,做好这些的目的是为了“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条件,“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们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
“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6. “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修、齐、治、平”是《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
这四者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先致知,致知在格物,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
7. 《大学之道》中“三纲领”“八条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八目”的指导思想。
“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
“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 。
“八目”是为实现“三纲”而必须经历的八个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的阶段。
8. 结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大学之道”?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观点一:我认为“大学之道”是讲修身的学问。
“明徳”相当于《道德经》中的上德,也就是最上等、最高明之德,甚至可以说是接近、等同于道的德,而“明明德”的第一个“明”,以及“亲民”可以这样理解,假如把“大学”只视为修身之学,那第一个“明”就是探索、明了,而“亲民”也是对自身的要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学之道在探索、掌握明德,并要去亲近民众,把这些事都做到最好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观点二:我认为“大学之道”是指传道。
“大学”不只是修身的学问,其根本精神在传道,“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可以理解为揭示、昭示,而“亲民”也是让“明德”去亲近民众。这句话就应该理解为“大学之道”在于揭示明德,让其昭示天下,让“明德”去亲近民众,使民众都能了解掌握它。“平天下”就是让明德昭示于天下,使民众都掌握明德,人人都成为圣贤,那天下自然太平。
五、拓展探究
1. 论证手法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明确: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
力量。
2.《大学之道》讨论了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你对这种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治国、平天下是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大学之道》反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说明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强调了治国、平天下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有了对世间万物的研究,就能够获得对真理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表里如一,内心不被个人好恶左右,这样修身的目的就达到了,“明明德”的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此基础上,还要“亲民”,推己及人,使全天下人都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这样的过程,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就都达到了“至善”的境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