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一: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
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二:私学:
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 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三: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
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
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
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8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的部分名词解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望莘莘学子们都能凯旋而归!
 
四:《大学》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
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五: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和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三纲八目”层层推进,浑然一体,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六:《中庸》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到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中庸》成为儒家经典。
《中庸》内容包括四条:
1、性与教
2、中庸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均有深刻的影响。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18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的部分名词解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望莘莘学子们都能凯旋而归!
 
七:《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侧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都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八: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所创设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更是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稷下学宫的性质如下:
(1)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其特点为:(1)学术自由 (2)稷下学者)待遇优厚。
九: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适应汉武帝谋求封建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来
的。它对汉代的文教政策的确定,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具体内容:兴太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十:太学
太学是汉代最主要的中央官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其教学内容是儒家经书,包括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
太学的教学形式:一面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一面采取以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形式。太学没有规定肆业的年限,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并按成绩高低授予一定的官职。
太学生的来源有三:①太常直接选送 ②郡国、县、邑、道选送 ③明经下第者及公卿之子(顺帝时期) 太学的设立,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
太学设立以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太学也为有德行
才能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平台,走向仕途,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十一: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该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二月,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均由三公推荐入学,学成之后,任官优厚。鸿都门学的招生、设置与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太学是儒士官僚集团的舆论机关,而鸿都门学则是宦官集团所控制的、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
十二:九品中正制
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州设大中正,设小中正,以本处人在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或州郡之“贤有识鉴者”做中正官。规定中正官的职责是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按他们的言行予以进退。
小中正品第的人才送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九品,即上上、上下、上中、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到后来前三品一般限于士族,四品以下从寒门出,下品不能升入上品,所以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说法”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